本來,榮雪夢新交了一個朋友,也帶著她和歐小蒙胡秀清一起玩過,但發生了一些事後,榮雪夢再沒理過對方。
這個朋友是能力很出色的一個女生,很會組織領導活動,人長得普通,勝在外向開朗,倒也吸引了不少人。
榮雪夢和對方接觸過幾次,便一起去食堂吃飯了,開始的感覺很好,可隨著深入交流,問題便暴露了出來。
女生極為雙標,對自己一個標準,對別人一個標準,但凡榮雪夢做的不合她心意,便是罪該萬死,活該被她罵。
可一旦女生做了什麼事讓榮雪夢難受了,榮雪夢就必須理解她,不可以生氣,不然便是小氣。
如果榮雪夢生氣,女生反而會更生氣,責怪榮雪夢這個朋友不體貼不包容,彷彿榮雪夢從來沒對她好過。
這樣的事有個一兩次,榮雪夢便沉默了,拉黑了聯絡方式,不再理她。
但在拉黑對方前,榮雪夢還是有些猶豫的,打電話向榮李傾訴了她的煩惱,從小到大,一遇到問題,只要她詢問榮李,榮李總能給出解答。
榮李告訴她,人生匆匆幾十年,時間有限,精力有限,與人交往,不說功利性的圖點什麼,但至少圖個輕鬆自在。
倘若在一段關係裡,感受到的只有憋悶,委屈,難受,那這段關係就沒必要繼續了。
世界上的人那麼多,總能遇見那些相處得輕鬆愉快的,既如此,又為什麼要把時間花在讓你難受的人身上?
有了榮李的開解,榮雪夢果斷和女生斷了關係,只因她實在是懶得聽女生數落她這個朋友的種種不盡職,女生自己卻又老是懷疑她,不信任她。
沒想過榮雪夢會和她斷交的女生怒了,到處跟人說榮雪夢這裡不好那裡不好,全然忘了她生病時是誰照顧她,她難過時又是誰安慰她。
人云亦云的人輕而易舉相信了女生的話,幫著她指責榮雪夢,有自己想法的人則保持觀望態度。
榮雪夢沒時間理會這些紛紛擾擾,她被教授看中,參與了一項研究,時間精力皆花在上面。
長時間見不到榮雪夢的面,流言越演越烈,越傳越離譜,還傳到了別的學校,叫胡秀清和歐小蒙聽到,意識到不妙,立馬告訴榮雪夢。
只因在流言裡,榮雪夢這個母胎單身竟然談了七八場戀愛,甩了八九十個男人,還打了胎,三了別人。
“……”榮雪夢一臉無語,若是前世,她還會為這些流言難受,現在嘛,直接交給法律解決不好嗎?
榮雪夢請了律師和學校溝通造謠毀謗她的問題,自己則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中,這次機會,她必須把握好。
沒想到榮雪夢直接請律師的製造謠言的那些人慌了,紛紛撇乾淨關係,將罪魁禍首的女生推了出來。
本來就是她先開始說榮雪夢壞話的,她們知道的那些也是從她嘴裡說出來,可不是她們主動。
為著學校的聲譽,校方和律師經過協商,低調處理這事,讓有份造謠的學生寫檢查,當眾道歉,再根據情節輕重記過。
作為罪魁禍首的女生被記了大過,讓她十分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