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子卬彷彿回到了研究生時代,無憂無慮地做實驗的書生年華。
“既然衛國有足夠的硫磺,我何不趁機研製提純硫磺的其他辦法?”公子卬琢磨道:“昇華法制備的硫磺,因為硫磺沸點遠高於硫磺的燃點,在容器中難免會氧化產生二氧化硫,因此最終的產物恐怕難免要混入少量的硫酸抑或是亞硫酸。這些少量的硫酸、亞硫酸對於藥用硫磺而言,可以增強藥物的殺菌殺蟲能力,但是若用於火藥,酸類雜質容易導致不穩定產物,乃至於有導致意料之外的燃燒爆炸的隱患。”
若是好好的硫磺在運輸、儲藏的過程中爆炸釀成事故,尤其是戰爭時期,造成輜重隊的重大傷亡,公子卬簡直不敢往下想。
“不如試試國姓爺的辦法。”
哪怕是二十一世紀,臺灣的鄉鎮企業用以提煉硫磺的辦法都與鄭成功軍隊的武備息息相關。
公子卬決定忽悠衛公支援他的科研專案——一如當初他導師用專業知識戲耍不學無術的科技司領導一樣。內行忽悠外行,騙取資助不要太容易。
“啟稟君上,如今太子日漸康復,疥瘡日漸消弭。”公子卬先報告了此前的成績,衛君也是很滿意的。
“只是……”
“只是什麼?”
“君上,人言是藥三分毒。先前之法提煉的硫磺藥性太過霸道,因為其中含有部分藥性過激的雜質。如今太子日漸好轉,宜當適度調配藥性,改他法制備硫磺。
外臣請以油法提煉硫磺,望君許之。”
“準了。還須何種藥材?”
“芋麻籽油、亞麻籽油、菜籽油、豆油以及柏葉。還需調配更多人手煮油、製陶。”
“好說,子瞻只消與孔大夫說,寡人一應許可。”
……
開鍋、煮油、下柏葉。
公子卬在不同的大缸內以不同的油料對比實驗。
次日,他又以不同硫磺:油料的配比再進行實驗。
第三日,公子卬再對比一次提純和二次提純的效果……
如此反覆多日。
……
“硫磺原料中含有不少砒紅(硫化砷)、灰分、礦渣與酸這些是我等要除去的雜質。”公子卬多方實驗後,給醫萬手把手教導。
“第一步,先以硫磺與油共煮,置柏葉於油上,溫度不可以太高,以柏葉不發黑為宜。”柏葉發黑的溫度與硫磺的硫磺的熔點相近。
“硫磺親油,故懸浮於油層,形成硫磺乳。礦渣、灰分重於油,必沉於缸底。”公子卬吩咐工匠把硫磺乳倒出,於是沉底的灰分、礦渣就與硫磺分離了。
“再添薪火,扇風,使火益猛,柏葉發黑,於是硫磺乳中,硫磺融化成液。硫磺液重,故沉於油底。”
醫萬看見硫磺乳分離成兩種色澤相異的液體,上層為油料之黃,色澤偏暗,下層為硫磺之色,明黃可鑑。
公子卬吩咐倒去上層的麻油,灌入油缸。
“上層油料可迴圈使用。”公子卬考慮了成本的控制,畢竟這年頭油料也不是很高產,畢竟張騫還沒帶來芝麻。
只有芝麻沿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原,大規模火攻戰術才頻頻在中國戰爭史上秀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