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子
都生
,該與餛飩不熟同罪!”宋高宗大笑,赦免了那個被關押的廚師。(注:見劉績:《霏雪錄》。,也寫作鉀,一種餅,與“甲子”的“甲”諧音。)
其四
宋神宗時王安石變法,提拔了一些朝廷貴戚大臣們所不熟悉的人做官,因而引起官僚階層的不滿,唆使演員演出宮廷雜劇來攻擊王安石。有一次為宋神宗演出,一個演員竟騎驢直登聖殿,左右武士阻止了他,他假痴假呆地說:“怎麼,驢子不能上?我以為有腳的都能上呢!”
其五
壬戌年科舉考試,權貴秦檜的兒子和兩個侄子都榜上有名。公眾議論紛紛,卻誰也不敢公開聲言什麼。待到下一次考試,演員扮作應試士子演了一段雜劇。他們在猜測著主考官是誰,說了好幾個當朝名臣。但有一個演員卻說都不是,認為“今年朝廷必然差遣彭越來主考”。旁人說:“這是古人,死了已有千年,如何來得?”這個演員說:“上次是韓信主考,這次為什麼不可以讓彭越出來?”旁人一聽,更笑其荒誕,沒想到他還振振有詞地說:“上次若不是韓信主考,怎麼取了三秦
?”聽到這裡,人們才恍然大悟,但又驚恐萬狀,竟不敢聽下去,一鬨而出。秦檜知道此事後也不敢明行譴罰。
但是,秦檜也有對演員明行譴罰的。例如:
其六
一次,皇帝賜給秦檜華宅厚禮,秦檜開宴慶祝,並請來了內廷的演員即席表演。
表演時,演員甲走上前來,褒頌秦檜功德。演員乙端著一把太師椅上場,跟在演員甲的後面,滿口俏皮話,引得宴會上的賓客一片歡笑。演員甲正想在太師椅上就座,不巧頭巾落地,露出頭上兩個“雙疊勝”的巾環。演員乙指著這雙勝巾環問演員甲:“此何環?”演員甲回答:“二聖環”。(注:“聖”與“勝”諧音,“環”與“還”諧音,演員就讓“雙勝環”故意蘊含“二聖還
”的意義。二聖,指被金人俘虜去的宋徽宗和宋欽宗;“二聖還”,是指迎接二帝回國。)演員乙一聽,拿起一條樸棒去打演員甲,邊打邊說:“你只知坐坐太師交椅,攫取銀絹例物,卻把這個‘二聖環(還)’放在腦後!”
此言一出,滿座賓客都相顧失色,秦檜本人則大怒,把這些演員投入牢房,其中有的演員就死於獄中。
其七
北宋末年,上將軍童貫用兵燕薊,敗而竄。在一次內廷宴會上,教坊的演員即席表演,上場是三、四個扮作婢女的演員,而這些婢女的髮式卻各不相同,非常奇特。她們上場後一一作了自我介紹,一個說,“我是蔡太師(宰相蔡京)家的”,一個說,“我是鄭太宰(太宰鄭居中)家的”,一個說,“我是童大王(大將軍童貫)家的”。
待她們介紹完畢,有人從旁問她們:為什麼你們各家的髮式如此不同呢?蔡家的婢女說:“我家太師經常覲見皇上,因而當額為髻,稱為‘朝天髻’。”鄭家的婢女說:“我家太宰守孝奉祠,不宜嚴妝,因而髮髻偏墜,稱為‘懶梳髻’。”
最奇怪的是童貫家的那個婢女,竟然滿頭都是小小的髮髻,象小孩子一樣。旁人問她:“你家又怎麼回事呢?”她說:“我家大王正在用兵,所以我梳的是‘三十六髻’。”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用兵之時而梳“三十六髻(計)”,譏刺了童貫這個上將軍只知逃跑的醜行。
其八
宋代統治者對外侮無能為力,到頭來總是聽任侵略者虐殺人民。有個雜劇演員曾在表演中插入過如下這樣一段聽了令人淚下的“俏皮話”:
若要勝金人,須是我中國一件件相敵乃可,且如——
金國有粘罕,我國有韓少保;
金國有柳葉槍,我國有鳳凰弓;
金國有鑿子箭,我國有鎖子甲;
金國有敲棒
,我國有天靈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