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黑夜趕路,但路途平坦,不一時斥候回報望見黃巾大營。陳祿帶親兵親往觀察。
黃巾大營紮在夕照亭外,以一人多高的木樁立成,營外沒有挖護溝,但每隔不遠就燃著一個火堆,將周圍半里照得清清楚楚。營內還立有數座望樓,兩丈多高,上有士兵值守。除營外火堆外,整個大營黑沉沉的,沒有絲毫聲響,似乎黃巾兵已全部睡熟,又似乎正埋伏在黑暗中,隨時準備衝出來將陳祿撕成碎片。敵人是懵然不知,還是早有防備?陳祿掌心泛出冷汗。
他用力咬了一下嘴唇,將自己從胡思亂想中解放出來,帶著親兵悄然迴轉中軍,下令道:“依原計劃,出擊!”早就待命的各級軍官肅容應諾,各自奔回本隊進行佈置。雖然已下令注意不得喧譁,但披甲、拔刀、列隊、點燃火把等,仍舊發出不小的動靜。箭在弦上,也不用掩飾了。
各屯列隊完畢,回報中軍。陳祿命擊鼓。鼓聲大振,殺聲震天,三曲兵士以陳祿曲為箭頭、組成錐形陣,向黃巾大營殺去。
距離黃巾大營尚有數百步,黃巾大營中鼓聲響起,人喊馬嘶,一片嘈雜。
陳祿心中一沉,賊寇竟然有備!
三百步、兩百步、一百步、五十步……
“射!”
陳祿軍鼓聲急促,後軍數百支箭矢拋射而下,落在列陣完畢、正欲出營的千餘黃巾軍陣中,帶起一連串慘叫聲。
四十步、三十步、二十步……
“拋!”
一百多支火把向前擲出。可惜黃巾軍出營太早,擲入營中的火把不到一半,僅點燃十幾座帳篷,很快被撲滅。
陳祿曲第一屯屯長張易吼道:“舉矛……刺!”前軍將原靠在肩窩上的長矛往下放平,矛尖衝前,宛如一個巨大的刺蝟,與出營作戰的黃巾軍撞在一起。
黃巾軍亦是長矛陣。兩軍對撞,鋒利的矛尖刺入對方身體,鮮血噴灑,兩軍前排立時倒下一片。
張易吼道:“殺!”麾下士兵齊呼:“殺、殺、殺!”奮不顧身,猛攻敵陣,黃巾軍稍卻。
黃巾大營鼓聲急促,響成一串,從兩側營門又各衝出一千人,向陳祿軍兩翼殺來。後續士兵源源不斷出營列陣。
左翼陳愷派人向陳祿道:“賊軍已然有備,偷襲難以成功,當速退,請軍侯決斷!”
陳祿心中不甘,猶豫再三,遲遲沒有下令。
右翼錢忠也看出形勢險惡,派人來向陳祿請示,他與陳祿都出身公孫瓚軍中,乃是舊識,言辭很是直接,道:“再不撤兵,我軍將陷入重圍,死無葬身之地!”。
陳祿這才幡然醒悟,失敗已是事實,應當正視,而非掩耳盜鈴,他忙下令:“後隊變前隊,掉頭,向漯陰方向突圍!”
但就在這一陣耽擱,黃巾軍已從兩翼圍上,如同一張大嘴張開兩排鋒利的牙齒,狠狠撕咬在陳祿軍腰側。陳愷、錢忠兩翼軍隊拼死搏殺,卻始終無法拉開距離。原本被陳祿前鋒擊退的中路黃巾軍補充兵力後也再次反撲上來。
陳祿此時已恢復清明,立即壯士斷腕,下令:“左右兩翼和後軍各留一屯兵斷後,與敵死戰,掩護主力突圍!”
陳祿曲第一屯屯長張易主動申請斷後,率領剩餘七八十屯兵一個反衝鋒,又將追兵牢牢纏住。左翼陳愷曲和右翼錢忠曲士兵皆是半月前新募,被命令斷後之屯士兵頓時譁亂,真正執行命令者不到半數,其餘撒丫子就跑。陳愷、錢忠連殺數人,都不能禁止。這些人一逃,又帶動其餘士兵心思鬆動,中軍漸有猶疑欲逃者。
陳祿觀察到此變,心中大懼,大吼道:“亂陣列者斬!”親自率領親兵撲向逃兵,手起矛落,連殺數人,陳愷、錢忠也果斷誅殺,勉強避免了全軍潰逃之危。
全軍且戰且退,始終無法與黃巾軍脫離接觸,傷亡直線上升。從黃巾軍大營撤退不到三里,全軍只剩下一千餘人,五六百人不知所蹤,不知是戰死,還是逃亡。
正在絕望之時,漯陰城方向鼓聲雷動,亮起一大片火把,光亮燭天,殺聲大作,向這邊移動過來。
陳祿停下腳步,大喝道:“城中援兵已至!賊寇追兵少,我軍人多,眾將士隨我殺賊!”命擂鼓,率軍掉頭,衝向黃巾軍。黃巾軍雖多,但夜中難以看清形勢,只遠遠看到一大片火把,似乎成千上萬,聲勢極大,被陳祿一個反衝鋒,打得連連後退。
陳祿從容後撤,黃巾軍不敢再追,眼睜睜看著陳祿與出城援兵匯合,徐徐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