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下意識便看向了手中的《永樂大典》,然後整個人便又雙叒叕懵了:
只見這本被他拿在手裡的《永樂大典》大小未變,但書上的文字卻盡數消失不見了。
不知為何,王通莫名想到了西遊記裡唐僧師徒四人取回真經踏上歸途時,發現真經皆是無字天書的畫面......
實際上讓王通驚訝的遠不止這件事,他還注意到在面前的展櫃之中,赫然還存放著另一本《永樂大典》!
這本《永樂大典》外觀上與王通手中的書冊一模一樣,不過存放的位置要比王通用頭顯裝置看到的更低一些,而且展櫃內部還有一層玻璃存在。
換而言之。
這個展櫃除了最上層的玻璃之外,內部還設定有第二層玻璃擋板阻隔著真正的《永樂大典》。
眼見王通臉上露出了些許明悟,一旁的朱祁鎮也開口了:
“張小姐,接下來到您去拿《永樂大典》首捲了。”
朱祁鎮話音剛落,玻璃展櫃靠近左邊的位置上忽然開啟了一條細長的小口。
只見一個底盤託著一本《永樂大典》從中飛速探出,將《永樂大典》放到了第二層的玻璃擋板上。
張瑩見狀忽然驚訝的咦了一聲:
“咦,怎麼又有一本《永樂大典》在展櫃裡了?”
然後.....
王通看著自家女朋友哼哧哼哧的上前拿起了《永樂大典》,興致勃勃的翻閱起了這本無字天書。
王通:
“.......”
隨後朱祁鎮又打了個響指,王通面前的景象重新恢復成了原先的畫面——展櫃內的那本《永樂大典》消失了,第二層玻璃擋板亦是不見蹤影,張瑩和王通手上的《永樂大典》又寫滿了字......
眼見王通若有所悟,朱祁鎮也朝他笑了笑:
“王先生,現在您明白了吧?”
王通輕輕點了點頭。
朱祁鎮最開始並沒有撒謊,展櫃裡存放的確實也是《永樂大典》原本。
同時王通之前的判斷也沒有錯,他到手的《永樂大典》同樣也非真品。
只不過.....王通的眼睛和身體欺騙了他。
如今親眼見到了整個過程,王通自然也就明白了國博的手法:
整個展櫃內原本就設計了兩層玻璃,其中第一層是展櫃的櫃面玻璃,第二層是內部的防護設施,真正的《永樂大典》首卷放置在第二層下方的展臺上。
同時展櫃在設計之初做了某些光學上的設計,配合mR頭顯的建模,便讓遊客在觀展的時候出現了一個錯覺——展櫃內不存在第二層玻璃,並且《永樂大典》首卷存放的區域要在實際位置更上方...也就是第二層玻璃的位置上。
這種情況下。
當遊客伸手去開啟展櫃的時候,玻璃上的感應裝置以及頭顯的取樣雷達雙端進行輔助判定,在遊客將手伸進展櫃之前,便用機械托盤從另一側的封閉區域內彈出無字的《永樂大典》仿本。
由於全盔裝置自帶隔音效果,機械托盤合出入時的聲響全部被阻隔在了裝置外,甚至機械托盤的影像也都被抹除了。
再等遊客閱讀內容的時候透過頭顯進行投放內容,便可以仿造出你親手拿起《永樂大典》的假象。
難怪朱祁鎮會說出【你的眼睛和你的身體一起欺騙了你】這種話,整個過程完全就是當著王通他們的面進行的狸貓換太子啊......
隨後王通沉默了一會兒,對朱祁鎮說道:
“朱先生,我有一個問題略有不解。”
朱祁鎮朝他做了個請的動作:
“您說。”
王通朝他揚了揚手中的《永樂大典》,問道:
“國博為什麼要花這麼大功夫搞個障眼法呢?直接復刻一冊仿本不是更簡單一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