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徐雲和盧瀟雖然隔著一架手機,但徐雲卻彷彿看到了盧瀟雙眼放光的畫面.....
“開源資料庫麼.....”
徐雲聞言摸了摸下巴,他在計算機方面的瞭解程度基本上和他很多單身狗讀者的戀愛經驗是一致的:
“盧博士,這個資料庫會不會存在涉密之類的情況?如果需要政審之類的流程,恐怕時間上會.....”
結果徐雲話沒說完,便被盧瀟給笑著打斷了:
“徐總,您放心吧,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
“這個資料庫算是涉密工具,但這裡的涉密和大眾概念裡的絕密不太一樣,沒那麼嚴格。”
“例如國內的bAt還有其他一些企業都被准許開源了,這在如今的計算機領域很常見——比如最近很火的ai領域。”
“你難道沒發現嗎,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ai模型,基本上都出自網際網路企業,華夏科學院也好海對面科學院也罷,在這個過程中都沒有多少存在感。”
“它們並不是真正隱身了,而是在背後提供一些國家層次的技術支撐,這類支撐通常是一些關鍵節點而非核心技術,所以各家的ai水平才會存在差別。”
“這種官方淡化存在感的事情今後將會是常態,就像博弈的棋手,不會親自下場格鬥,而是透過棋子進行廝殺。”
徐雲靜靜聽完盧瀟的這番話,沉默了一會兒,眼中方才露出了一絲恍然。
原來如此......
的確。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開始掌握起了高階技術,這些企業在進入國家視線之後,也常常會負擔一些密級不高的涉密任務。
在接觸這些任務期間,他們便通常會得到一些對應的技術回報。
這些技術與其說是機密,不如說更像是存在一定的准入門檻,達到門檻以後你就有資格瞭解這些內容了。
同時正如盧瀟所說。
如今淡化官方存在感的商業競爭已經成為了某種趨勢,某種意義上講,這種趨勢是在網際網路輿論發展成型後就註定的必然。
因為不同於以往傳統媒體的一家獨大,網際網路媒體出現以後資訊的傳播速度擴大了無數倍,輿論自帶的影響力也提高了許多。
這種情況下哪怕你是超級大國,也很難承受官方明面介入某些行業引發的輿論衝擊。
隨後徐雲將這個資料庫的事兒記在了心裡,又對盧瀟說道:
“盧博士,還有其他的要求嗎?”
盧瀟很快便給出了回答:
“有,除了核時還有資料庫之外,我建議再申請上光所的pancake方案授權。”
“pancake?”
徐雲眉頭微微一掀,這個詞他倒是不陌生:
“這是不是菲涅爾透鏡的進階技術路徑?我好像看過相關論文。”
“沒錯。”
盧瀟繼續說道:
“這是上光所掌握的一項很先進的技術,這項技術對於mR眼鏡捕捉光線的能力有著非常顯著的提升。”
“另外這項技術不涉密,屬於授權型的專利,但以往的授權價格很高——差不多八年要一千萬美刀。”
“這項技術一直在咱們的專案規劃表上,不過原本的打算是在產品結構定型後再考慮引入補強,但現在有個白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