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離就此完成。
按照設計組的方案,分離後的一級結構將會透過殘餘的推進劑制動並墜落,落入西海省某個無人區域內。
與此同時。
已點火的二級發動機推動二級火箭加速向前飛行,接著整流罩開始了分離。
整流罩與箭體的分離過程也叫拋罩過程,它有3個橫向分離面和1個縱向分離面,整流罩橫向分離面上裝有4對掛鉤式旋轉鉸鏈,使整流罩實現橫推旋轉分離。
整流罩縱向分離面將整流罩分成兩個半罩,使用縱向解鎖機構連線,這個縱向解鎖機構由多把機械鎖、鎖間連線拉桿及拉式火工作動筒組成。
在導彈飛行到約200秒時。
啪.
整流罩橫向分離面上的12枚爆炸螺栓同時起爆,橫向分離面被解鎖。
依舊是0.1秒後。
拉式火工作動筒工作,拉動拉桿開啟所有機械鎖,這樣,整流罩的縱向連線就解除了。
晰啦啦.
整流罩縱向分離面兩側的16組壓縮分離彈簧向外推動兩個半罩,使它們繞著橫向分離面上的4對掛鉤式鉸鏈旋轉。
在轉到約65°角的時候,隨著咔噠一聲聲響,掛鉤式鉸鏈自動脫鉤,兩個半罩自動向外側丟擲。
六分鐘後。
推進加速階段結束,東風二號的時速達到了3.8公里/秒。
要知道。
即便是徐雲穿越來的後世,很多洲際導彈在第一階段結束前的時速也不過是七公里左右罷了。
而到了這個階段,導彈的任務便是主要在大氣層外沿著橢圓軌道作亞軌道飛行。
東風二號軌道的遠地點距地面約774公里,橢圓軌道的半長軸長度為0.65倍地球半徑,飛行軌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接近大圓線——之所以是“接近”而非“重合”是由於飛行期間地球本身自轉造成的偏移。
呼啦啦.
在導彈穿越空間的同時,彈體上自帶的無線電裝置也在傳輸著自己的實時位置。
這些無線電透過雲海下沉,迅速被兔子們各地的觀察站捕捉並且解析:
“報告!導彈已經經過西海白銀,飛行時速3.9公里!”
“報告!導彈已經經過陝省寶雞!飛行時速4.1公里!”
“報告!導彈已經過南陽!飛行時速4.1公里!”
“導彈經過銅陵!飛行時速4.2公里!”
“導彈經過衡州!”
片刻過後。
一位操作員報出了最後一道資訊:
“導彈位置經過浙省樂清!順利出海!無線電資料傳送已斷開!”
聽到操作員報出的訊息,錢五師再次握緊了拳頭。
太棒了.
東風二號導彈無論是在飛行線路還是各項引數方面,都在按照專案組預先的設計穩定前進,沒有出現任何量級層次的偏差。
組織上預先安排的幾個接收點處,都按時收到了東風二號傳來的資訊。
這顯然是一個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