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
霓虹戰後的最高情報機構並非隸屬於外務省,而是由內閣官房長官直接指揮和監督的內閣情報調查室,簡稱內調。
此時此刻。
時任內閣情報調查室室長瀨川毅志正站在一位五旬左右、臉部兩側肌肉耷拉到嘴角處、看起來彷彿誰都欠著他錢似的小老頭面前,恭敬的將一份檔案放到了桌上:
「官房長,近期的各方情報已經匯總完畢了,請您過目。」
坐在他對面的小老頭聞言點了點頭,臉上的表情緩和了些許:
「辛苦你了,瀨川桑,這些情報我回內辦公室後會逐一審閱的。」
「對了,是否有哪些比較緊急或者特殊的情況,你可以先做個介紹。」
這位小老頭名叫黑金泰美,也是目前霓虹的內閣官房長。
雖然他的名氣沒有前任大平正芳那麼大,但也是個很老道的政客,手段兇狠但不昏庸,是池田勇人的親信。
聽到黑金泰美的話後。
瀨川毅志表情嚴肅的道了聲哈依,沒有翻閱任何文稿便很快說道:
「報告官房長,過去一週內國內形勢相對穩定,雖然民間反對海對面的情緒依舊很強烈,但並未發生嚴重的群體抗議事件。」
「倒是福岡縣縣立中學的老師舉行了一次罷課,不過很快便被控制下去了。」
「當然了,穩定這種情緒的原因之一,還要多歸於湯川先生他們在做的那件大事。」
黑金泰美輕輕點了點頭。
內閣情報調查室的主要職能在於三點,分別是監控霓虹重大決策的國內外反應、國際動態以及國內輿論形勢。
至於霓虹國內的政治經濟工業相關情報,則不在他們的負責範圍內。
過去這段時間霓虹國內與海對面的關係一直都處於低谷,各地頻發抗議活動,所以這方面的情報一直是內閣關注的重點。
不過最近這些抗議活動的出現頻率降低了許多,原因並不是因為霓虹和海對面的關係有所改善,而是.....
湯川秀樹他們的專案對外公開了。
霓虹這個國家有個特點,那就是他們經常可以爆發出很強的民族凝聚力——而且這種凝聚力和其他國家的凝聚力不太一樣,霓虹的凝聚力帶著很強的腦補和狂熱色彩。
不是宗教,但勝於宗教。
例如當年霓虹國民對日系車的支援。
當年簽署了戰敗協議後,霓虹開啟了一系列對汽車產業的復甦政策。
當時日本汽車工業尚不成熟,而研發與生產汽車需要用到大量的鋼鐵,可鍊鋼是需要燃料的,那時候的霓虹國內可沒有足夠的燃料可以供應於鋼鐵生產。
於是霓虹國民便自發的將海對面戰後提供的、用於冬天制暖的燃料捐贈了出來,寧可自己挨凍也要支援鋼鐵生產。
後來霓虹的日系車上市,霓虹人還爆發了狂熱的購買熱情,為後來的日系車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年全民支援日系車如此,此番全民支援湯川秀樹同樣如此。
作為歷史上第一位獲得了諾貝獎的霓虹人,湯川秀樹在霓虹國內有著極其誇張的民眾基礎。
湯川秀樹之前設想的湯川模型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所以這段時間內他一直在霓虹各地奔走演講——畢竟霓虹人搞探測器的事情本身是瞞不住人的。
加之官方本身也有相關訴求,於是雙方共同的推動下,很多霓虹民眾都知道了一件事兒:
湯川秀樹發現了一個足以改變人類物理學史的科學模型,不過這個模型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其中很多裝置都需要和海對面進行採購。
因此這段時間內許多激進的民眾和團體紛紛收斂了抗議舉動,生怕因為過激行為引發了海對面不滿,從而拒絕向霓虹提供裝置。
有些團體還引用了臥薪嚐膽的華夏典故來做釋義,硬生生把民間的抗議舉動給壓了下去。
總而言之。
霓虹人的所謂團結確實有點畸形,但徐雲有時候還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