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覺爽快的點了點頭,繼續在剛才畫出無名島嶼的地圖上選了個更遠的位置:
“根據錢五師同志他們的推算以及組織上的反覆討論,最終決定我們這次兩彈實驗的射程是.”
說道這裡,李覺頓了幾秒鐘,嘴裡吐出了一個數字:
“7777公里,地點位於南太平洋。”
唰——
隨著這個數字的出口,現場再次迎來了一陣寂靜。
坐在李覺不遠處的徐雲同樣下意識握緊了面前的鋼筆,內心有浪潮在洶湧澎湃。
儘管他不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數字了,但此時依舊無法保持平靜。
要知道。
軍事領域對於導彈的射程是有很嚴格的劃分的。
按照一般的定義。
地對地導彈按照射程的遠近分為短程、中程、遠端以及洲際。
短程的射程在1000公里以下,中程射程1000~3000千米,遠端3000~8000千米,洲際則在8000千米以上。
而眼下兔子們實踐的7777公里已經無限接近於洲際導彈的範疇了。
沒錯。
兔子們是故意的——故意不突破8000公里。
一來是因為雖然有著諸多外掛級別的輔助,兔子們在兩彈結合這塊取得了比原本歷史中更加驚人的成果,但這個上限距離能夠打到海對面本土依舊有些距離。
根據錢五師他們的計算。
如果兔子們全力研發,導彈的射程大概可以拓展到10300公里左右,然後就到頂了。
這個距離看起來很遠,但依舊碰不到海對面本土。
既然理論上打不到海對面本土,那麼追求極限就沒有意義了。
更別說這個發射距離屬於一個極大值,對於沒有任何前置試射經驗的兔子們來說其實存在一定風險。
萬一發射過程出現什麼意外,那就屬於給三彈齊爆添堵了。
與其如此,還不如求個穩
第二個故意的原因則是兔子們的一貫做法,就和後世兔子們堅稱自己還是發展中國家一樣,錢五師他們卡著遠端和洲際的這條線,對外的說法就能是“我們只掌握了遠端導彈的技術”。
儘管這種說法誰信誰傻嗶,但一定程度上確實能起到神秘學的效果。
同時即便‘只’是7777公里,相較兔子們原本的歷史軌跡也依舊進步了一大截。
按照原本軌跡。
兔子們將在四年後第一次完成兩彈結合實驗,射程是894千米。
接著在十五年後完成了第一次中程導彈實驗,射程3500公里。
再然後便是十八年後的第一次洲際導彈實驗,射程8000公里。
如今錢五師他們堪稱一步到位,這還要啥射程一兩萬的腳踏車啊?
當然了。
這事兒理論上看起來很簡單,但操作過程的難度其實非常複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