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某地一村民偶然間發現了一個木板箱子,開啟一看,裡面放置著六枚炮彈,上面還寫著關於這個炮彈的資訊,其中最讓人矚目的便是“毛熊製造”“1967年製造”,跟“紅汞”。
後那幾枚炮彈被當地官方緊急運走了,自此世界上也就出現了諸多跟紅汞核彈相關的新聞。
這種說法似乎想將紅汞核彈扣上國產謠言的影子,但實際上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個傳言存在太多槽點了。
首先是那個萬金油似的‘某地’,既然連炮彈資訊都能傳的那麼清晰,為啥地名這麼模糊呢?
其次則是所謂的什麼毛熊製造,這玩意兒如果是毛熊人搞出來的,那麼上頭寫的應該是毛熊文吧?——一個村民能看得懂毛熊文?
更何況國外對於紅汞核彈的討論早在上個世紀就出現了,arXiv上甚至還能看到紅汞核彈的製造方法——儘管那篇論文大機率是國外民科,但釋出時間可是在1997年。
另一個關於紅汞核彈的謠傳出自一些營銷號,這些營銷號大多會用孫悟空、東北口音、廣西口音的AI配音念出來一句話:
【多年來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科學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齊默爾教授還跟東西方核武科學家多方討論“紅汞核彈”存在的可能性,他們最後得出了結論,那就只是一個騙局。】
這其實也是個很離譜的謠言,不靠譜程度甚至超過了紅汞核彈本身。
哪兒不靠譜呢?
那就是倫敦國王學院根本沒有科學與安全研究中心,它只有一個國家安全研究專業,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科學與安全是其中的一個課題。
而從倫敦國王學院官網可以看到,這門課程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至今一共只有14位教授任職,其中壓根沒有人叫做齊默爾。
甚至“齊默爾”這個名字都不符合英國的起名習俗——這是一個非常標準的德國人名。
另外還有一個基於紅汞核彈的謠言就是所謂的【紅汞騙局】,這事兒其實和紅汞核彈沒多少關係:
國內網際網路上的紅汞騙局大多不是指紅汞核彈不存在,而是經常有人會說自己手上有氧化汞銻的現貨,然後可以進行某些私下交易。
例如2019年10月16蓉城就釋出了一條案情通報,一個叫李某興的人經人介紹認識了胡某華,經由胡某華牽線搭橋找到曾某春,打算購買紅汞。
雙方約定好每公斤價格1200萬美刀後,李某興便給對方打了一百萬元的匯款。
結果對方收到了錢後便失蹤了,李某興無奈報警.
另外有興趣的還可以搜尋一下紅汞吧,其中“賣貨”的人還不少。
當然了。
看熱鬧歸看熱鬧,千萬別上當——不管紅汞核彈存不存在,氧化汞銻都是一種高度被管制的軍用物資,甚至全球報備過生產工藝的國家都只有六個,比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都還少呢。
某種意義上來說,你搞濃縮鈾的難度都比搞到銻氧化汞低一點兒
總而言之。
紅汞核彈是否存在目前依舊沒有定論,並且可以肯定的是,即便紅汞核彈真的存在,也不可能僅靠銻氧化汞這麼一個物質組成中子源那麼簡單。
不過那天基地的討論是腦洞風暴,所以徐雲便順口提了個想法。
這就有點像大家討論未來的戰鬥機趨勢,有人說了句【航母能不能上天啊?】
然後
過了幾天,大於便把能上天的航母送到了徐雲面前。
&nd哪兒說理去.
注:
咽炎大家有啥藥推薦麼,喉嚨這幾天有點難受,準確來說我扁桃體一直都有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