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舷以上為白色,船舷以下到吃水線是鐵灰色,船腰處在兩側分部著滾動輪式的推進器,共分四層艙。
整艘船的全長大概70米左右,白色的船身上赫然印著“魔都”二字。
客輪的外觀在後世的眼光看來或許算不上豪華,但卻在樸素中帶著一股大氣。
這艘船叫做“魔都”號,在華夏的船舶建造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它是僅次於三年前下水的“燕京”號外,華夏自主建造的第二艘大型客輪。
它的全長為77米,型寬14.6米,3145總噸,載客量523人。
按照歷史發展。
在接下來的三十多年裡,它將會承載數十萬的乘客往來於津門與魔都之間。
他們有些人只是出門遊玩或者務工,過段時間便會重新回到故鄉。
有些人卻是至此一去,便與故土再無相見之日。
當然了。
在這各色各樣的乘客中,還有那麼一小撮特殊的乘客。
他們乘坐魔都號不是為了遠遊,而是
歸家。
此時此刻。
魔都號的甲板上。
一位圓臉、眉毛微彎、蘋果肌有些豐滿的中年黑衣男子,正獨自站在甲板一角,悠然的看著遠方景象。
蔚藍的大海連著天空,兩者交匯的地方飄著一朵朵薄薄的雲彩,彷彿在天際間舞動。
海面波光粼粼,夕陽照映下,波浪閃著晶瑩的光芒。
微風拂面,他的衣襟被吹得微微飄動。
不過即使風很輕,海浪也能帶來海洋的氣息,海水特有的鹹味伴隨著微風,讓他莫名感到有些舒適酣暢。
但在這股愜意的神采之下,中年人的眉宇間還帶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神采。
其中有激動、有喜悅、有期盼,也有.
遲疑和擔憂。
如果徐雲或者後世任意一人能看到這幅表情,便會發現網路上那個【他的臉上帶著三分譏笑三分薄涼三分漫不經心一分冷漠】的梗其實並不完全虛假.
過了幾分鐘。
原本雙手分別握著欄杆的中年人忽然換了個動作,改成了兩手交叉的姿勢,整個人身子微微前傾,“趴”在了護欄上。
與此同時。
他的嘴中亦是緩緩撥出了一口濁氣:
“呼”
而就在中年人做著意義不明的動作之際,他的身邊忽然響起了一道聲音:
“怎麼,李大教授,現在對回國後悔了?”
“如果你要是一時衝動,到津門港後可以和組織上說一聲,想必他們會放你回去的。”
話剛說完。
中年人的身邊便出現了一道身影,同樣雙手交叉趴在了護欄上。
此人的年齡看起來比黑衣中年人大一點,方臉龐大眼睛,上身穿著一件灰色西服,濃密的秀髮梳的整齊無比——從海風吹不動它們的情況來看,方臉男子多半塗了髮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