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為楊開渠身患絕症,顧問名單上也能見到這位大佬的身影。
換而言之。
整個專案的實際執行人就是袁國糧和周開達,沒有外行插手,沒有關係戶鍍金,加上最大的領導權.
實話實說。
在體制內這已經是極其舒服的專案配置了,屬於很多被組員為難過的人看到都想說句V你50讓我玩的情況。
隨後徐雲看了眼袁國糧,有些好奇的問道:
“袁老師,組織上為什麼這麼快就立項了?是有啥特殊情況嗎?”
徐雲確實有些費解。
要知道。
整件事的發展契機,乃是此前進行的黑水虻捕捉專案——當時百色專區靖西縣的王恩生等人奉命帶隊前去尋找黑水虻聚集地,準備捕捉黑水虻給221基地作為蛋白質的攝入來源。
結果在發現黑水虻聚集地的同時,王恩生他們發現了一株特殊的水稻。
於是隨行的八桂昆蟲所副所長陳書同便將水稻帶回了研究所,沒想到恰好遇到了參加教師培訓的袁國糧和周開達。
接著認出了這是天然雄性不育株水稻的袁國糧連忙聯絡了楊開渠和侯光炯,兩對師徒連夜被組織“運”到了221基地找徐雲鑑寶,這才有了後續的諸多事宜.
而此時距離袁國糧他們抵達基地也就過去了兩個多月,沒想到組織上這麼快就決定成立水稻育種小組了。
袁國糧聞言則望向了身邊的周開達,朝他打了個眼神:
“老周,這事兒你來說吧。”
周開達點了點頭,對徐雲說道:
“徐顧問,這其實也是個巧合——之前咱們不是和毛熊那邊達成了可樂換冬小麥的約定了嗎?”
“然後最近組織上的領導們發現這種貿易會影響華夏幣匯率,加上國際形勢說變就變,於是便加快了專案的立項速度。”
“畢竟咱們這個人口大國消耗的糧食量實在是太大太大了,糧食就是咱們的命脈,能早一個月實現糧食自由就能多吃到一個月的紅利。”
徐雲聞言摸了摸下巴,輕輕哦了一聲。
合著是這麼回事.
他沒問周開達和袁國糧怎麼會知道首長的想法,畢竟袁國量的老師侯光炯可是華夏的土壤和糧食專家,組織上討論這些事是不可能避開侯光炯的。
這也是袁國糧為啥會把介紹的機會交給周開達的原因,自己老師打聽到的事兒,自己說出來不太合適。
隨後徐雲頓了頓,繼續問道:
“那麼周老師,組織上有規劃實驗地址嗎?”
說罷。
徐雲便緊緊盯著周開達,表情有些凝重。
周開達點了點頭,朝眾人的南邊同時恰好是窗戶的方位指了指,說道:
“有,組織上給了我們四個地方選擇,分別是川南、瓊海、江南和荊楚。”
“最終經過討論,組織上決定信任小徐你的提議,將育種基地選在瓊海省——不過這個決定遭到了很多專家的反對。”
徐雲頓時胸口一鬆。
是瓊海就好.
早先提及過。
這年頭國內的雜交水稻研究還處於很初始的階段,大多數人認為的水稻最佳種植地應該在江南或者長江流域一帶。
因為袁國糧發現野生不育株之前沒人能夠從技術上進行雜交水稻育種,因此很多人認為雜交水稻的日照和大多數原生水稻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