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他沉吟片刻,嘆了口氣,轉身對毛曉問道:
「毛曉同志,你是瓦窯的車間主任,你先確認一下,這是你們車間的工人嗎?」
毛曉飛快的搖起了頭:
「絕對不是。」
「為什麼這麼肯定?」
毛曉看了眼黃衛國,指著床上的人說道,解釋道:
「咱們瓦窯廠從上午開始就停工去修水渠了,吃完午飯的時候我剛點過數,五個車間二百四十七號人一個沒少。」
「而且我送他過來的路上雖然沒敢動他身子,但也打量過他幾眼——他的衣服都被燒成了灰,但鞋子多少能看得出一些形狀。
「我敢肯定,他穿的絕對不是我們廠的膠鞋!」
聽到毛曉這番話。
王長林的眼中不由露出了一縷思色。
今天為了保證老郭
他們的物資交接不出么蛾子。
他在和黃衛國討論之後,特意以公社的名義給瓦窯廠的工人安排了修水渠的工作——施工地點距離瓦窯廠還挺遠的。
除了毛曉這種來回交接進度以及順便歸還餐具的中層領導外。
今天的廠子裡肯定沒有任何工人在上工。
若非如此。
窯爐的大火也不至於燒到難以控制的程度才被發現了。
想到這裡。
王長林再次摸了摸下巴,猜測道:
「也就是說.…這個人很可能是外頭溜進來的?」
毛曉點了點頭,將自己一路上和工友們做出的猜測說了一遍:
「沒錯,而且車間裡的衝床很重,他一個人肯定搬不走,所以我估摸著他多半就是進來偷瓦的。」
「咱們廠子的瓦片可是專供鄯州的優質瓦,在民間還是很受歡迎的——雖然賣不了什麼大錢,但換點雞蛋土豆甚至糧票布票還真不是難事兒。」
聽到毛曉的這番話。
一直沒出聲的黃衛國忍不住點了點頭。
這其實也是他的想法。
別看車間的那張衝床長得跟歪瓜裂棗似的,好像生產不出來什麼好東西。但實際上。
在如今的西海省內,黃衛國他們瓦窯廠的產品還真沒多少敵手。
畢竟是上頭精心準備的外圍單位,技術上肯定要很紮實,否則就露餡了。為了保證產品質量足夠優秀,礦上還從燕京的某材料所討來了一項能增加產品抗風壓效果的技術。
因此在以貴德為圓心的周圍一片區域,瓦窯廠的瓦片還是很受歡迎的:
西海省自古以來就風沙漫天,因此瓦片的需求量或者說損耗量一直都很高。往年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
黃衛國便會給職工們發一些廠子裡的瓦片,名義上是給他們用來修繕自家房屋用的‘員工福利,。
但大多數職工都會悄悄把瓦片拉到農村裡去和人以物換物,往往都能換到一些雞蛋、青菜甚至活禽。
也正因如此。
在過去的這些年裡,經常會有各種小賊光顧瓦窯廠。
這些小賊有些是熊孩子,今天投一片明天偷兩片,湊齊了一筐後找人換糖吃。有些呢,則是真的竊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