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而言之。
15342卷記載的內容,很可能便是......
想到這裡。
翁同勐然轉過頭,再次看向了森澤久作。
雖然隔著一層氧氣面罩,但森澤久作卻彷彿看到了翁同的訝異一般。
只見他詭異的朝翁同一笑,從身邊的箱子裡取出了一本線裝書籍。
接著當著翁同與所有人的面,輕輕將書籍的封面撕開,露出了另一層藍色的書封。
做完這些。
森澤久作方才將這冊書在翁同面前晃了晃,笑著說道:
“翁先生,根據儲存在霓虹宮內廳正倉院北院、由《永樂大典》編纂者之一姚廣孝所寫的隨筆中記載。”
“《永樂大典》第15597卷內,抄錄的乃是《傷寒雜病論》的溫病論部分,而這部分在華夏本土遺失已久。”
“但鮮為人知的是....”
“在東京的靜嘉堂文庫中,其實收錄有一卷由巖崎小彌太捐贈的溫病論抄本,由貞觀年間傳入霓虹。”
“這卷抄本此前從未對外公示其存在,一直由皇室看管,即便是鄙人也是臨行前才被告知此事.....”
溫病論。
聽到這三個字的瞬間,翁同頓時童孔一縮。
果然是它!
此前曾經提及過。
《傷寒雜病論》寫成於東漢末年,但由於傳承問題,到了魏晉就保留不全了。
等到了北宋時期,即便是皇室都只能找到部分殘簡。
這些殘簡後被整理成了《傷寒論》和《金貴要略》兩部書,但與原著相比,其本來面目已經不可考。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溫病論。
溫病論直接導致現在的中醫分化成了傷寒和溫病兩大派,甚至產生了“傷寒論不談溫病”的誤解。
結果沒想到.....
華夏本土已經失傳的溫病論,居然流落到了霓虹手裡?
即便它只是一部抄本,也足以令人驚訝了。
而比起翁同單純的訝異,政治經驗更加豐富的姜成谷,則在一瞬間想到了更多。
正如森澤久作所言。
在今天森澤久作拿出這本書之前,即便是華夏的國家機器,也不清楚這冊抄本的存在。
這冊抄本一旦現世,對於中醫的地位和歷史傳承都會起到顛覆性的影響——而且是良性的影響。
但別忘了.....
目前廣義上的中醫不僅僅包括了華夏本土,還覆蓋了棒子們所謂的‘韓醫’呢。
也就是這冊抄本對於華夏和棒子都十分重要,可以說誰拿到這冊抄本,誰在國際上對“中醫”的定義權就會增加。
加之霓虹方面一直對它的存在高度保密,這就不難得出另一個結論——
霓虹原本打算把它作為底牌,在關鍵的時候選一邊下注,以此來換取某些利益。
某種程度上來說。
這冊抄本在華夏和棒子之間的政治局勢中,與重力梯度儀是一個概念的大殺器。
如果不是這次兔子們宣稱發現了《永樂大典》,霓虹估計還能藏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