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翁同準備再逼上前之際,另一位霓虹人先一步舉起了手,喝斷了翁同的動作。
隨後他快步走到翁同面前一鞠躬,開口就是一道還算流利的華夏語:
“很抱歉,翁先生,我的同伴行為上有些冒失,還請您多多擔待!”
翁同停下腳步,皺著眉頭看了他一眼:
“你是......?”
對方再次一鞠躬,自我介紹道:
“鄙人森澤久作,霓虹千葉縣人,現任東京國立博物館東亞古代史首席研究員。”
“因為研究領域包括了華夏文明史,所以我對漢語也算略有了解,另外我也是這次霓虹專家團的首席代表。”
翁同深深看了森澤久作一眼,沒有說話。
森澤久作的漢語說的非常流利,評級水平估摸著都能有二乙了,這還叫做略有了解?
一般漢語水平掌握到這種地步,要麼就是真的喜歡華夏文化...再不濟也是喜歡華夏生活,在華夏待過數年甚至更久。
要麼就是....
別有用心。
雖然翁同和森澤久作今天只是第一次線下見面,此前從未打過交道,甚至連對方的名字都是第一次聽聞。
但不知為何。
他下意識就感覺森澤久作絕非第一種人。
更別說對方還是來自東京國立博物館這個地方。
東京國立博物館。
那是霓虹的國家博物館,同時也是收藏華夏文物數量最多的博物館。
比如說馬家窯彩陶把手壺、蟠螭文鼎、《雪景山水圖》、《紅白芙蓉圖》、《瀟湘臥遊圖》等等.,都收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些文物的排位即便是在華夏所有國寶中都極其靠前,其中有相當多還是被劫掠走的。
加之今天森澤久作他們顯然是為了找茬而來,百分百沒啥好意。
因此在多種因素的重疊下。
即便森澤久作態度再好,翁同也不願意給他好眼色看——或者說不願意放下戒心
不過森澤久作卻渾然不在意翁同的白眼,而是又一鞠躬,說道:
“翁先生,雖然吉村君的行為有些冒失,但他的本意卻並不壞。”
“作為東亞文明圈的重要成員之一,霓虹和南韓國內對於《永樂大典》的關注度也非常之高。”
“只是根據相關學者的研究,《永樂大典》的永樂本大機率已經在當年被焚燬了,況且......”
森澤久作飛快的瞥了眼一旁的木箱,又說道:
“據目前的科技水平,別說貴方當年的遙感探測了,即便是現如今最先進的微重力探測手段,也絕不可能探測到銅殿的存在。”
“而按照貴方當年的檢測結果,永陵地宮中的積水程度極其嚴重,《永樂大典》即使存在也大機率被損毀了。”
“在這種情況下貴方依舊開展了永陵的挖掘工作,好像事先知道一定會有收穫,未免顯得有些刻意了......”
看著侃侃而談的森澤久作,翁同忍不住冷哼了一聲。
果然。
尾巴在這時候露出來了吧?
森澤久作的語氣很委婉,但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了強烈的不信任。
實際上。
翁同不瞭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