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後臺會根據賦頻光譜進行鑰匙打磨,等鑰匙經過消毒處理就會送到你身邊,明白了嗎?」
翁同在室內又豎起了一根大拇指,沉沉說道:
「明白,老靳,你們所啥時候有的這玩意兒?回頭也給我整一個唄?」
靳向前:
直播間的彈幕中也齊刷刷的飄過了一陣【23333】和【可愛捏】。
隨後靳向前像是沒聽到翁同的後半截話似的,轉頭對眾人以及攝像頭介紹道:「咳咳…如各位所見,翁教授手上的賦頻光譜建模儀確實是一款比較先進的裝置,這是由長光所研製的科技考古儀器之一。
「畢竟考古中的各類鎖不像現實裡那麼容易開啟,有些古代鎖年代久遠,有些則因為時間的問題內部出現了繡化跡象。
「賦頻光譜建模儀則可以根據光譜的反饋確定構造、鏽跡點甚至鏽跡的主要成分。
「由此就可以打造出一把合適的鑰匙,達到精準開啟文物鎖的效果。」
眾人聞言,這才齊齊點了點頭。
不得不說。
在今天之前,他們中的許多人對於考古這個專業的認知都很死板。
在他們看來。
所謂考古基本上就是那種拿著鏟子挖地,拿著小刷子掃土的情況,頂多拿個遙感測繪一下罷了。
結果沒想到。
現如今的考古技術水平居然已經提升到瞭如此先進的程度?
十五分鐘後。
一把被鍛造出來的鑰匙透過運輸臺,穩穩傳遞到了翁同身邊。
鑰匙的長度大概有十五厘米,寬三厘米左右,末端比較粗,中間
狹長,前段
略微有點寬。
握在手裡發硬的同時,還有些許因剛鍛造出來而具備的溫熱感。
接著在童懷軍的協助下。
翁同將這把鑰匙***了鎖孔,左右扭了幾圈。
過了片刻。
只聽咔噠一響。
鎖頭應聲彈開。
見此情形。
所有人的呼吸不由再次凝重了一分。
以徐雲等人所在的落地窗為正面,銅鎖所在的那一面恰好正對著玻璃窗外。透過落地窗可以看到。
銅鎖封閉的門戶呈左右開合式,有些類似現實裡的衣櫃或者雙開門冰箱。隨後翁同取下銅鎖,與眾人合力將銅殿朝兩側進行了開啟。
過了幾秒鐘。
待看清銅殿每層的情景後。
各大平臺的直播間裡,瞬間再次刷過了一排問號:
【?????】
因為此時展現在他們面前的並不是那些金屬箱子,而是另一個封閉的木質內
層。接著不等這一波問號刷完。
室內的翁同便摸了摸木質內層的紋理,帶著驚疑不定的語氣說道:
「天啊這這個木質內層是.金絲楠木?」
一旁的童懷軍同樣上前認真觀察了一會兒,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