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媒體區的記者手上都拿到了一份掃描報告。說來也巧。
今天央視網前來直播的記者,正好是前一段採訪過孟亮父子的賀懷。
「銅殿里居然真的有書籍啊.....」
此時的賀懷正坐在休息區裡,手中握著一份還有些發熱的影印件,有一句沒一句的和攝影師老周進行著閒聊:
「老周,難道今天咱們真要見證歷史了?」
攝影師老周是個帶著棒球帽的中年男子,看起來大概四十多歲,鼻樑上架著一副暴龍墨鏡,看起來跟個大導演似的。
由於直播鏡頭統一由挖掘委員會提供的緣故,老周今天的工作很是清閒。
只見他順手捏起塊小石頭在手裡顛了幾下,翹著二郎腿道:
「我看多半是沒跑了,如果不是為了封裝《永樂大典》,嘉靖怎麼可能會在下方再放個銅殿?」
「嘖嘖,聽說今天這事兒外網的關注也很高,聽說已經登上小藍鳥泰國熱搜的榜一了。」
賀懷點點頭,食指輕輕往邊上一戳:
「何止泰國?諾,瞧見那邊那些人了嗎?」老周順勢看去。
只見距離他們大概十多米開外的另一處休息區內,此時赫然站著十多個表情肅穆的男女。
說來也怪。
對方明明是黃面板,並且遠距離一看感覺和華夏人區別不大。
但老周的心中卻瞬間冒出了一個判斷:「小賀,那些是棒子和霓虹人?」
賀懷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接著又朝那個方向的桌子上打了個眼神:
「嗯,另外他們桌上的那些黑箱子你看到了嗎?」老周點點頭:
「看到了,怎麼,裡頭是核彈?」
「核彈?核彈他們也得有啊,老美當初送了霓虹人兩顆,但誰讓他們沒接住呢。」
賀懷撇了撇嘴,低聲說道:
「裡頭據說是《永樂大典》現存的副本,大概有二十來本的樣子——這是在入場檢查的時候發現的。」
「棒子和鬼子多半就是打算在《永樂大典》被挖出來後,第一時間要求對內容進行核對,防止咱們造假。」
「說白了就是不信任咱們,以為咱們和他們一樣要作假,一心想著給咱們拆臺呢。」
老周聞言一怔,回過神後狠狠的朝地上啐了一口:「媽的,這群孫子!」
賀懷又朝他聳了聳肩,看起來倒是很淡定:
「沒辦法,這群孫子不想當孫子,就只能孫子一回了。」此前提及過。
《永樂大典》在歷史上一共存在有兩種版本。
一種是明成祖朱棣永樂七年完成的《永樂大典》正本,也叫作永樂原稿。
另一種則是嘉靖時期重錄的副本,一般叫做嘉靖副本或者嘉靖抄本。
這兩個版本在內容、大小、格式、字型等等方面都是一模一樣的,沒有差別。
永樂正本在今天之前不知所蹤,下落眾說紛紜。
嘉靖副本則在清朝被許多大臣竊取,後來又被列強掠奪。全世界現今尚存約400冊,不到原書的4%。
在現存的400冊《永樂大典》...也就是嘉靖副本中。
華夏國家圖書館共收藏有224冊,海對面國會圖書館藏有40冊,約翰牛存有51冊,德國存有5冊。
剩下的基本上都在霓虹和棒子那邊。
不過霓虹與棒子收藏的嘉靖副本數量未知,只能猜測大概是10—20本之間。
結果沒想到....
今天為了證偽'永陵中不存在《永樂大典》正本,棒子和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