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雲心中亦是冒出了一股感慨。
葛同友經歷的那個時代非常複雜,有人覺得苦有人覺得甜,不同經歷的人對它的印象各有不同,即便是現如今也紛說萬千。
但無論是誰,都不會否認一點:
那個時代的工人最為純粹,為了理想敢於奉獻,敢和上級頂牛,是真正的‘工人爺爺’。
可惜晚生了幾十年,沒法一睹王老他們在那個時代乘風破浪的風采.
而就在徐雲心思縹緲之際。
一旁的曹毅似乎也產生了某些獨特的感悟,整個人頓時如同一顆挺松般站的筆直:
“我明白了,李總工,那我就厚顏在此‘觀禮’了,另外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您儘管開口便是!”
其實從職務和隸屬關係上來說,李華不是曹毅的直屬上司,甚至連給曹毅下指示的資格都沒有。
但眼下這種情況不是作戰任務,頂多就是幫忙拆卸組裝裝置,因此出於對李華二人的尊敬,曹毅便自願當起了下屬。
李華見說朝他客氣的點了點頭,隨後招來助理,讓他做起了組裝裝置的準備。
就像李華此前說的那樣。
重力梯度儀最重要的部分在於計算與零件的生產環節,這兩個環節不能出任何的差錯。
而在零件生產完畢之後。
重力梯度儀就可以從一個被細心呵護的寶寶,變成皮實抗揍的泥腿子了。
整個組裝過程只有少數零件需要注意,並且基本上都和氣流、訊號之類的有關。
因此很快。
包括徐雲和曹毅在內,眾人便開始做起了苦力。
“來兩個人,把這個金屬罩子搬出來,不不不,別用起重機,四五個人就能應付了!”
“小劉!你把機箱往左邊挪挪,騰個地方放濾波器!”
“左邊那個進氣管先別開啟哈,這玩意兒矯情的很,還真得在無菌環境下組裝,簡易的無菌隔板小周已經去取了。”
“借過借過”
半個多小時後。
歸類好的裝置被整齊的放到了庫房一角。
葛同友則拿著結構圖示,帶著眾人開始進行起了最後的組裝。
此前提及過。
重力梯度儀作為一種勘探裝置,自身是不能在地面用車輪之類推著走的,它的主要載體是飛機或者軍艦。
後者的情況暫且不談,前者則包括了各類中型的直升飛機。
因此從載體上就不難看出,重力梯度儀的體積其實並不大。
所以到了組裝環節。
葛同友等人主要的目的就是對各個零件進行線路上的對接,以及傳說中的廠中絕學
打螺絲。
這也是為什麼葛同友和李華敢現場就搞組裝的原因。
當然了。
遇到一些比較特殊的結構,還是需要外部裝置進行協助的,比如機械手等等。
與之前的分工一種,組裝環節也同樣分成了三個模組進行。
其中徐雲作為測量模組的負責人,此時自然就被分配了測量模組的相關任務。
在兩天前,也就是徐雲剛到西昌基地的時候,身邊只有潘院士和王老兩人陪伴,睡覺都只能一個人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