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當初定陵的發掘工作,實在是一樁夢魘與恥辱,此次的永陵無論如何都不能再重蹈覆轍了。」
潘院士聞言默然。實際上。
作為一位智商遠高於常人的聰明人,潘院士自然不難聽出徐雲最後那個'恥辱'二字的深層含義。
當年定陵挖掘的失敗不單單是華夏考古學界的恥辱,同樣也是郭沫若先生人生的一大遺憾。
雖然郭沫若先生其實並不是定陵挖掘的首倡者,只是建議發掘的六人之一,後世在定陵失敗這事上對郭老的評價有一定的甩鍋情況—因為郭沫若先生在六人中名氣最大。
但不能否認的是。
郭沫若先生在那件事上確實要負擔一些責任,並且不可推脫。
而郭沫若先生又是科大的第一任校長,所以這事兒看似和科大無關,但背後卻有著千絲萬縷的瓜葛。
徐雲和潘院士作為科大學子,此番自然也有義務去「還債'。由科大
始,自科大終。
這也算是一個完整的宿命輪迴吧。
隨後潘院士在電話對頭沉默了整整小半分鐘,才說道:「好,我明白了,等我訊息吧。」
說完,潘院士便結束通話了電話。
徐雲則繼續在床上坐了一會兒,習慣性的看了看熱搜、虎撲、第一版主以及雪梨社群。
接著便下床穿衣洗漱去了。
待洗漱完畢後,徐雲也沒離開房間。
而是直接從迷你吧裡拿了碗泡麵,慢悠悠的泡了起來。上輩子是高階酒店選單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麗思卡爾頓這級別的酒店迷你吧價格普遍都貴的離譜,四塊錢的雪碧能給你賣到二十塊,五塊錢的泡麵30都算是便宜的了。
不過好在徐雲這次的住宿的科院簽單,不需要自己出錢,他也就可以腆著臉奢侈一番了。
十分鐘後。
吃完一桶泡麵的徐雲揉了揉肚子,琢磨著要不要再來一桶。然而就在此時,他的手機忽然響了起來:
「如果天黑之前來得及,我要挖了你的眼睛~~~~」徐雲一看螢幕,來人赫然便是潘院士。
於是他連忙將再來一桶的想法打消,再次接通了電話。片刻之後。
潘院士的聲音從電話對頭響了起來:「小徐,你現在在酒店嗎?」
徐雲下意識一愣,不過還是答道:「嗯,在房間呢。」
「那就好,你準備一下,一個小時後出發。」「出發?去哪裡?」
「西昌。」注:
昨天掃《nature》看到了一篇論文,doi/10.1038/s41586—022—05629—6,在太陽系內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行星環,洛希極限不適用這個情況,很多理論危險了....
話說我有個想法啊,以後每個月發個免費單章分享一下當月《nature》和《iee》上我感覺有意思的論文,大家會感興趣嗎?會不會覺得影響閱讀節奏?
感興趣的在這裡扣個1。不感興趣的在這裡扣個2。
如果反對讀者超過10%,我就不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