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是從10^9量級開始,電磁力和弱核力的兩條平行線開始彼此逐漸靠攏。
等到了10^11量級,兩條線匯成了一條。
這是可測到電弱粒子的能級,也就是完成了電弱統一理論。
也就是楊老提出了楊米爾斯理論框架,把弱核力和電磁力納入到這個框架中,最後由格拉肖提出的電弱統一理論。
同時這也是瑞士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大型加速器LEP所能達到的量級。
接著再往上走。
下一個數值是10^12。
這是海對面費米實驗室太電子伏加速器可以達到的區間。
再往後是10^13量級,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個量級。
它是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量級。
沒錯,LHC。
目前全球最高能級的對撞機。
這也是目前人類對撞的能級上限,13TeV。
當然了。
還沒完呢——別忘了X軸的那幾個作用力。
在達到10^20這個量級後。
原本二合一的電弱線,又會開始向左.也就是強核力的線彎曲,但強核力依舊筆直。
接著在10^24量級後。
電弱線和強核力重合了。
這就是強、弱、電三力大一統可以直接觀測到的能級——注意,是直接觀測,而非理論。
目前在楊老溫伯格等人的努力下,這三力已經在理論上被統一了。
也就是電磁力被證明是光子交換的結果、弱相互作用力被證明是玻色子相互交換的結果、強相互作用力被證明是膠子相互交換的結果。
至於可以直接觀測到四力大一統的量級嘛.
數字是10^28。
如果用常規直線加速器,要達到10^24eV需要7光年長。
用尾波加速器則需要47億公里,和三體中的環日加速器差不多長。
好了,科普到此結束。(這種乾貨求點月票不過分吧?)
因此對於923.8GeV這個量級而言,籌備起來確實比較麻煩。
不過科院方面顯然不會同意這種方案,因此在鈴木厚人開口後,潘院士立刻表示了抗議:
“鈴木先生,我不贊同你的說法,我們華夏人在討論某件事的時候,往往會從情和理角度出發討論。”
“於情,這裡是科院的釋出會現場,作為東道主,不應該連個搶救的機會都不給我們吧?”
“於理,923.8GeV這個量級雖然比較誇張,但並不能說完全沒有驗證成功的可能,這是對科學態度的蔑視!”
聽到潘院士這番話。
鈴木厚人冷哼一聲,正欲反駁。
不過在他開口之際,威騰先一步表態了:
“潘先生,鈴木先生,能否讓我說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