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理論上不可能發生的情況,但它確實出現了,所以趙政國等人只能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最後才確定這種異常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運動方式有問題,不是躍遷而是閃爍。
這就是屬於透過【現象】去推導【原理】的情況。
但威騰等人現在進行的卻是純數學論證,所以得出的結果不是說數學上存在就行了的,而是要先和理論模型去進行比較。
後者在難度上還要更大一些。
隨後陳姍姍又和張晗閒聊了一些其他內容,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的緩緩流逝而去。
五分鐘.
十五分鐘
半個小時
在剛開始的時候,威騰等人還會簡單的交流幾句。
但隨著計算量的增大,第一排處的交流聲也逐漸變得低微了起來。
唰唰唰——
無論是威騰也好,還是周紹平、特胡夫特也罷。
在經過初期相對順利的推進後,他們的進度漸漸的開始放緩。
“周,你覺得這個近似值是否可行?”
“.數值上沒問題,我代入試試.唔,沒有結果。”
“躍遷態函式參考鈹8原子核從高能態躍遷到低能態時的資料怎麼樣?我記得16年Attila教授團隊有過這方面的突破”
“不行,精度不準確,和標準模型出入太大了,2.7σ啊.”
“那麼用輕量級玻色子介入呢?”
“稍等我看看很抱歉,依舊有明顯的誤差。”
“.”
雖然科院把相關資料同樣公佈在了螢幕上,但感興趣的也只有現場的眾多參會專家,以及網際網路上的物理愛好者。
對於更多的非物理從業者來說,這一幕就逐漸有些無聊了。
但就像此前王清塵和侯星遠交流時提到的那樣。
大眾對於這場直播的好奇心很強,即便是枯燥無味的時間段,他們也捨不得離開直播間一一因為威騰他們說不定啥時候就出結果了。
這就和足球比賽一樣。
可能整場比賽連同加時賽都是0比0,也可能在某一剎那就風雲突變。
要是因為感覺無聊退出直播間而錯過了關鍵一幕.世界盃期間因為上廁所而錯過進球畫面的同學應該可以理解這種心情。
因此在這種比較糾結的心理下,不少人選擇了另一個做法:
去網路主播的直播間看直播。
這種情況在2023年很常見,比如不少球迷就喜歡去自己喜愛的主播間和大家一起看球賽。
這種做法一來不會錯過關鍵畫面,二來在無聊的白紙時間裡又可以聽主播侃大山,遇到那種對的上頻率的主播,觀看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尤其是現如今暴雪和豬場一拍兩散,有大量的主播和玩家瞬間無家可歸,於是抱團的現象就更加明顯了。
而這些匯聚著大量觀眾的主播之中。
便有一位綽號旭東老仙的知名星際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