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離子束已經準備完畢了,磁光阱隨時可以上,不過流程方面需要您親筆籤個字。”
南特勒接過檔案,飛快的在上頭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液氙呢?還要多久才能準備好?”
年輕女助理看了眼手上的平板,很快答道:
“大概一個半小時。”
“光電效應管呢?”
“已經出庫了,組裝除錯大概需要四十分鐘——這部分工作和液氙可以同時進行。”
南特勒輕輕點了點頭:
“很好。”
中科院給了各個機構一小時用於除錯孤點粒子的捕捉裝置,時間看起來很急促,不過捕捉步驟需要的儀器並不多。
液氙也好,同位素也罷,還有光電效應管,這些都屬於驗證環節也就是第二步才需要的裝置。
也就是這些儀器的準備時間是一個小時再加上捕捉環節的耗時,跨度上其實是非常充裕的。
簽完名字後。
女助理從南特勒手中接回檔案,猶豫片刻,問道:
“組長,你說那些華夏人真的發現暗物質了嗎?”
南特勒看出了女助理眼中的擔憂,畢竟暗物質一旦被發現,後續研究暗物質的專案肯定不會少,但前期諸多的探測專案基本上就都要腰斬了。
到時候他們這些人失業倒不至於,但很可能會被調到一個未知的崗位上。
無論是收入、人際關係還是日常生活,都需要從零開始。
隨後南特勒想了想,輕輕搖了搖頭:
“奧斯林女士,這個問題我恐怕暫時沒法給你答案,但從華夏人的陣勢上來說.
“只要他們不準備開個丟臉到極致的大玩笑,他們多半發現了一些東西。”
“不過不管真正的答案是什麼,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去做好材料,乖乖聽講——反正再過個幾個小時,實驗結果會給出我們答案,不是嗎?”
名叫奧斯林的女助理沉默片刻,牽強的扯出了一絲笑容:
“您說的對,組長。”
待奧斯林離去後。
南特勒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身邊最近的一臺裝置。
這是一臺專門為搜尋暗物質訊號而生產出來的Rafael100低質量訊號檢測儀,為了保證足夠的精度,它只適配於接受鈣鎢晶體的反饋。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
一旦暗物質真的被發現,這臺儀器的價值將大幅度削減。
有可能被直接打入冷宮,也有可能被折價賣給非洲的某個國家。
而屆時一起離開這個實驗室的,恐怕不僅僅是這臺機器而已
類似的對話並不只是獨此一份,它還發生在全球各地的許多機構中。
有些人期待。
有些人恐慌。
還有些人則信心滿滿的想要在實驗開始後找出華夏人的漏洞,一舉成名。
而在社交媒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