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參加過喬治·麥戈文的總統競選團隊。
1973年初。
威滕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攻讀起了應用數學。
然後在理論物理學家和2004年物理學諾貝爾獎得主大衛格羅斯的指導下,於1976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完成了題為“規範理論短距離分析中的幾個問題“的論文。
對,用了三年就從本科一年級竄到了博士學位。
在威滕畢業前後那些年,弦理論正在大行其道。
當時物理學家們正在尋找將費米子納入弦理論譜系的方法,這導致了超對稱的提出,一種從玻色子和費米子轉化的數學模型。
但發展這種新理論的道路並不像看上去那麼容易。
到了20世紀中期。
理論和數學物理學家們已經發展出了五個不同版本的弦理論,沒人能弄清楚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弦理論。
這五種不同的理論版本被稱為i型、iia型、iib型,以及兩種型別的雜化弦理論(so(32和e8xe8。
當時最大的問題是要確定哪種理論是實際的萬物理論,哪一種理論的低能量極限又與今天所觀察到的物理現象相吻合。
結果在1995年春天。
威滕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弦理論會議上發言時,對問題的解決提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見解,這個見解後來在物理學界開始了第二次超弦革命:
他認為這五種理論實際上並非截然不同,而是一種理論的不同極限。
接著他將所有五個理論統一起來,形成了一個新的主理論,稱為m理論。
也就是.....
超弦理論。
截止到目前。
超弦理論依舊被現代科學界認為是最有希望成為萬物理論的有效候選理論,也就是將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統一起來的理論。
注意。
超弦理論和絃理論是兩碼事。
但是!
必須要提及的一點是......
超弦理論是建立在超對稱性的基礎上的理論,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這樣的超對稱粒子——在神岡探測器釋出會現場,鈴木厚人就玩過一次文字遊戲。
&n理論的嚴重限制。
儘管它在理論上是準確的,而且在數學上非常一致。
打個比方。
其它的物理理論一般都是先有物理推論,然後再尋找數學工具。
比如為了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就回爐學了一年黎曼幾何。
又比如小牛為了研究萬有引力,搞出了流數術也就是微積分。
&n理論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
它是在純數學的基礎上硬生生套上了物理解釋。
&n理論現在的處境非常的微妙:
你不但證明不了它是真的,也證明不了它是錯誤的。
所以在科學界,愛德華·威滕的處境也非常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