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立項之初就決定好的事兒。
其中徐雲帶領包括唐飛、張晗兩位博士在內的六名成員,進行主要研究內容只有一個∶
孤點粒子在測定模組上的運用。
這是一個難度更高的專案,屬於現實運用面的研究。
這具體是啥意思呢?
舉個例子。
徐雲他們早先實驗的時候,運用到的束流管通道是一條埋在地下、周長四百多米的圓形管道。
這就是所謂的“實驗室條件”。
但如果孤點粒子被轉移到了重力梯度儀上,你總不能給重力梯度儀也配套一個幾百米的管道來搞粒子對撞吧?
要知道。@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重力梯度儀可是要上天的。
配個幾百米的管道那就別叫梯度儀,直接叫空天航母得了……
這玩意兒如果真能上天,那就不是科研領域的事了,保不齊Elizabeth和大寶倍都得給你驚的活過來。
這就是實驗室和現實應用的差異所在。
所以想要把孤點粒子在重力梯度儀上使用,徐雲他們就必須要完成另一件事∶
將變成實體的孤點粒子長期儲存起來。
但早先提過。
孤點粒子擁有實體的時間只有短短十五秒,而重力梯度儀應用階段需要的穩態時常最少都是數個小時起步,這方面的難度就很高很高了。
即便你讓4685八超子不停的“殉情“,也很難完成以上指標。
當然了。
難度高,對應的論文成果質量也高,二者是呈正相關的。
至於另一邊的陸朝陽嘛……
他們團。(本章未完!
第三百六十一章 永樂大典的訊息 下
隊則要負責孤點粒子的結構定格、勢壘繪製、極化激元、高斯玻色取樣、空間相干性這五個專案。
其中結構定格和勢壘繪製徐雲也會搭把手,算是個合作項。
總而言之。
無論是徐雲還是陸朝陽,他們所面臨的第二輪挑戰,都要遠高於孤點粒子的基態化環節。
……
“徐博士,又失敗了。”
聽到張晗從觀測屏上傳來的結果,徐雲的臉色沒什麼變化∶
“收到,辛苦你了,張姐。@精華\/書閣·無錯首發~~”
張晗將目光從面前的電腦螢幕上收回,悄悄的瞥了眼站在主操作檯上的徐雲。
徐雲敏銳的發現了這位女博士的小動作,遂朝她投去了個探詢的目光∶
“怎麼了嗎?張姐?”
張晗飛快的搖了搖頭,猶豫片刻,緩緩道∶
“沒什麼事…只是徐博士,你似乎對這個結果…唔,怎麼說呢…”
徐雲朝她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