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2的那個數值。
而是指每個物體在地面不同位置上會產生的重力梯度值。
所以這玩意兒一開始的時候呢,只是被用於山區勘測,找找露天資源統計統計植被覆蓋率啥的。
可隨著科技的發展,重力梯度儀就越來越顯示出它的特殊性了。
因為當精度達到某個級別後。
它不但可以測量地質結構、為研究地震提供資料,同時還能探查出地底的礦物資源。
再然後。
它便被擴充套件到了軍事領域。
以咱們本土為例。
大家都知道,咱們國家版圖廣袤,海岸線相當漫長,海域面積自然也寬闊無比。
因此一直以來呢。
有些賊人就會經常投放一些探測器到咱們的海里頭,去偷偷摸摸的採集各種資訊。
有些是漂浮探測器,偶爾會被漁民同志們捕撈到換成獎金。
有些則是潛入式探測器,週期性的在海底巡邏。
這種情況找起來就不太好辦了。
比如去年的八月份。
當時第七艦隊的“塔爾薩”號瀕海戰鬥艦、“基德”號驅逐艦以及來自第七艦隊司令部機動排爆第5小隊,組成了水面行動群。
它們在熱點海域進行了水面作戰、水雷對抗、反潛作戰等作戰行動演練。
從太平洋艦隊公佈的演練現場畫面可以看到。
海對面出動了艦載直升機,向海裡投放和回收了這些“神秘裝備”。
而這些裝備最終被證實是一批無人潛航器,名為“劍魚”。
主要功能是對潛艇進行搜尋、識別和跟蹤,再透過內部天線將獲取的目標潛艇資訊傳送給反潛飛機。
在咱們周圍的海域中,這種潛航器數量難以清點。
但如果有了高精度的重力梯度儀,那麼只要把它發射上天空,就可以做到高效率高精度的探測器搜尋。
當年老鷹打老薩的時候就裝備了梯度儀,什麼導彈基地啊雷達陣列啊直接就被顯示到了飛機上。
目前精度最高、並且被用在實戰的重力梯度儀出現在13年前。
2009年3月27日。
歐空局發射了一枚GOCE衛星,上頭便裝備了一架迄今為止精度最高的重力梯度儀。
&n/s²,也就是一萬億分之一的重力加速度精度。
這啥概念呢?
大致就是如果把它放在一艘萬噸巨輪上頭,它可以感受到一片雪花落到船上時產生的加速度。
同時在3分鐘內,它對相同物體加速度計距離的測量誤差平均值不超過1埃格斯特朗——埃格斯特朗是用來衡量原子半徑的單位,1埃格斯特朗是0.1奈米。
這臺機器只要掛在南海上空,水深在2000米以上的探測器分分鐘就能給你鎖定出來。
所以一直以來。
重力梯度儀都屬於絕對禁運的裝置,禁運程度甚至超過了光刻機。
這句話真不是誇張。
早先曾經介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