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相對論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其實相對論在被提出後,它自身是沒有‘配備’特別多引數的。
比如我們只知道引力造成的的時空彎曲與光速有關,也知道黑洞的視界處的時空灣彎曲以使光速降為零。
但光速並不是表達時空彎曲的本物理引數,鬼知道時空具體彎曲了幾斤幾兩。
所以後世的數學家們建立了數學拓撲流形,透過例如引力透鏡效應、液態超流氦3去觀察並且計算出了許多引數。
像老愛‘擊殺’祝融星的實質性證據,實際上是後來日全食對光線的驗證,而非數學推導。
真正用數學公式歸納水星進動角的時間節點是在1968年,當時老愛都去世一輪多了。
因此理論上來說。
如果你運氣好的話。
有些引數是可以在相對論沒有提出來之前,便透過計算來確定它的表示式的。
雖然這種機率小到離譜的不行,但並非不存在。
比如高中物理競賽中會涉及到的龍格楞次向量便是其中之一。
它在n=2,3,4時得出的解,其實和攝動法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在交給高斯的這張紙上。
徐雲直接用數學公式歸納了水星進動角的原因,並且可以普眾化的適用於任何系內行星。
別問,問就是‘肥魚先祖’學究天人,洞悉了世界本質。
反正你看老愛這會兒也沒反對不是?
更別提有高斯這麼個活著的數學奇蹟在面前,徐雲的舉動說實話倒也沒多離譜——畢竟他只給了公式,沒有提出相對論的內容來著。
這就相當於有人在2022年解決了黎曼猜想,轟動肯定轟動,但不至於被抓去切片配種啥的。
隨後高斯將徐雲的這張紙珍而重之的收藏好,沉吟片刻,又對徐雲說道:
“羅峰同學,有了你提供的這三件東西,或許......我們真的能有所收穫。”
“這樣吧,我回去就立刻開始準備觀測相關事宜,一年之後,希望我們能復刻今夜的輝煌。”
眼見高斯迫不及待的想要離開小棚,徐雲忽然叫住了他:
“高斯教授,您先等等。”
“?”
高斯見說眉頭一皺,像極了約完火包穿上褲子想要走人的渣男,有些不耐煩的問道:
“還有什麼事嗎?”
徐雲點點頭,說道:
“確實還有一件事,那就是想要有可能觀測那顆未知的行星,我們還需要一個幫手。”
“誰?彭賽列?凱萊?柯西?還是姓夏,叫章再說?”
“......都不是,他是一位我的學長,也是三一學院畢業的學生。”
“叫什麼名字?”
“查爾斯·巴貝奇。”
....
注:
陪夜的情況下還更新了7k,求點月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