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的天文望遠鏡有很多小零件,你讓徐雲大致操作一下還行,但搞微操的話他確實也沒那能力......
喬治·比德爾·艾裡接過這張紙條,看了眼高斯,又深深的看了眼徐雲。
決定自己這個選擇對錯的時間到了。
或者準確來說......
決定今晚所有人是累得其所,還是徹夜白乾的時間到了。
重壓之下。
饒是喬治·比德爾·艾裡閱歷豐富,此時的心情依舊有些忐忑。
隨後他深吸一口氣,來到望遠鏡邊上。
根據座標校正起了星位。
2022年的冥王星正在魔羯座內逆行,而1850年的冥王星還在獵戶座附近遊蕩。
當然了。
這裡的‘逆行’和‘遊蕩’都是指地球視角上的畫面,在宇宙尺度中,它們實際的距離都在數千光年以上。
隨著高斯給出的座標,喬治·比德爾·艾裡很快找到了其中的一處標的:
獵戶B分子云複合體。
這個複合體在後世有個很霸氣的名字,叫做“宇宙光劍”:
其中有一顆青春期恆星向太空釋放兩股噴射流,像是一把鐳射劍一般,顯示出強大而可怕的力量。
除此以外。
這個複合體內還存在有一個叫做NGC2068的星雲。
當然了。
比起NGC2068這個編號,它的另一個名字要更加知名一點:
M78星雲。
沒錯,正是光之國所在的那個M78。
M78使用小望遠鏡看起來是一個斑塊,並有視星等10等和11等的兩顆星,因此很容易就能找到。
可惜的是,高斯奧特曼並非光之國生人,
否則高斯看高斯的故鄉,應該別有一番喜感。
鎖定這片星區後。
喬治·比德爾·艾裡操控蝸桿微調,接著校準極軸,旋緊螺絲。
前後不過半分鐘,便徹底鎖定了那片星空。
後世的一些天文望遠鏡會配備數顯屏,不過這年頭的技術水平還不達標,所以面對兩位小數往後的赤經赤緯,方法只有一種:
用標尺對尋星鏡進行分割。
只見喬治·比德爾·艾裡這個高大漢子從身上取出了一把卡尺,嘎吱嘎吱的轉著扭矩。
接著彎下身,像是棕熊啃蜂窩似的趴在了尋星鏡上量起了尺度。
2022年的格林威治天文館曾經展出過一枚20世紀初的經緯標尺,精度大約可以達到小數點後五到六位,精度相對還是可以的。
“10.38536...10.38542....”
十分鐘後。
一直在嘀咕著資料的喬治·比德爾·艾裡忽然重重的咦了一聲,一把丟下經緯標尺,跨步衝到了目鏡前觀測了起來。
過了幾秒鐘。
他欣喜若狂的抬起頭,對徐雲和高斯等人高聲道:
“找到了,我找到柯南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