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算力的則是黎曼、雅可比、魏爾施特拉斯這些大佬。
平均下來,每個人需要計算兩百份以上的觀測記錄。
一份記錄的計算對比大概一分鐘,畢竟只有兩個座標去套公式,因此總共需要四個小時上下。
徐雲和老湯也沒閒著,主動負擔起了一部分計算任務。
“466925686207585”
“46261125661517”
“20371529691”
“2920067”
很快,不同規格的座標系參量被逐一報出。
有些來自布萊德雷家族統計、塵封多年的資料第一次出現在了世人面前。
其中不少資料在精度方面,甚至超過了格林威治天文臺的同類文獻。
例如丹尼爾布萊德雷的爸爸康頓布萊德雷,他在二十年前便記錄了鳥神星的軌跡。
雖然只是記錄軌跡而非準確發現,但性質上已經非常嚇人了因為按照歷史發展,這玩意要在2005年才會被發現。
2005和10。
從觀測裝置的精度角度來說,基本上是兩個紀元了
由此可見,布萊德雷一家為了給自己的老祖宗翻案,到底憋了一股子啥勁兒
或許是被現場的氣氛觸動的緣故。
過了一會兒。
人群中居然走出了幾位數學系的學生,主動接替了那些彙報數字的數學家的工作,讓他們能夠在計算環節完全發揮自己的能力。
按照老湯的說法,其中有一位還是弗雷德裡克阿加爾埃利斯的跟班。
看著不遠處臉色有些難看的埃斯利伯爵,徐雲的心中莫名有些感慨。
這或許就是科學的魅力吧。
很多時候,它的感染力是無形的。
隨後他又想到了什麼,抬起頭,環視了周圍一圈。
750年前。
他曾經和一群華夏的先賢一起,為了征服天空而晝夜不息。
750年後。
同樣是一個沒有下雪的夜晚。
徐雲又與另一群歐洲的數學大家通力合作,目光越過蒼穹,望向了浩瀚的星空。
何其有幸
注:
現在的東西也太貴了吧,十年前老家流動攤位的豆花五毛錢,今天想喝買了一碗,三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