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十二歲的純親王隆喜登基,因皇上年幼,太后垂簾聽政。
之後,太后加封鹿鼎公秦然為攝政王,總攬軍政大權,即日起,出兵平叛!
詭異的是,這個訊息除了在京城周圍的幾個省份引起波瀾外,居然沒有招來太多的反對之聲。
實在是現在大清叛亂四起,各地官府已經自顧不暇,還要指望秦然發兵平叛,那裡還敢出言反對。
這一點,秦然倒是要感謝吳三桂等人。
若是現在沒有吳三桂等地方藩王叛亂,一個漢人坐上了大清的攝政王位,恐怕會立即引來無數反對。
此外,為了收買人心,秦然將那些抄家得來的房產和不易變現的產業,重新分配給了朝中的大臣,並在軍營中,給每個士兵發放了十兩銀子作為軍餉,以此來穩固自己在軍中的影響力,因此,他收穫絕大多數士兵的擁戴。
此時,秦然的麾下總計有十六萬大軍,留下六萬給龍兒,以幫助她掌控京城。
其餘十萬,秦然準備全部帶走,以應對吳三桂的軍隊。
次日,穿著戰甲,手中握著腰間戰刀的秦然站在點將臺前,聽著颯颯的風吹動旗幟的聲音。
看著面前裝備精良,站的整整齊齊計程車兵,
秦然滿意的點了點頭,“諸位將士,此時,正是建功立業,獲得榮華富貴的好時機,待我們平定叛亂,封侯拜將者,將數不勝數!”
“攝政王千歲!”
“攝政王千歲!”
不知道誰先喊了一聲,隨後,可能是看在剛發放的銀子面上,軍隊中出現了此起彼伏的擁護聲。
秦然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他緩緩走到點將臺旁,這裡早就預備好了一頭牛,而旁邊就是他攝政王軍旗。
噌!
秦然拔出腰間的長刀,朝著旁邊的牛頭一刀砍下。
噗!
牛血噴濺在軍旗上。
“祭旗!大軍出發!”
十萬大軍旋即有條不紊的開拔出發。
……
雲南平西王府,吳三桂看著細作傳來的情報,不僅眯起了眼睛,“清皇帝死了?鹿鼎公秦然疑似做了太后的面首,掌控了朝政,並率領十萬平叛大軍,正在往雲南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