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諸葛文為難的就是這些人當中就有很多不願意跟著諸葛家出海的,畢竟故土難離,夏人講究落葉歸根,一般情況下不到最絕望的時候根本就不會背井離鄉,而且那些不願意跟隨諸葛家離開東州的家族,諸葛文心裡也很清楚他們還打著霸佔諸葛家離開東州後留下的龐大利益,這才是他們最在乎的東西。
諸葛文心裡也只能感嘆一幫被利益矇蔽了雙眼看不清形勢之輩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只是對於那幫人壞事的能力他心裡還是很清楚的。
既然你們不願意跟著諸葛家同甘共苦,那麼就不要怪我心太狠了,諸葛文心裡終於下定了決心。
“這樣吧,明天開始對那些不願意跟隨我們離開的家族進行打壓,對他們家族子弟進行降職調離,特別是在我們東方軍團處在將領位置的人,把他們所有人都調離走,不願意的就以違抗軍法處置,不用手下留情,提拔那些願意跟隨我們離開的人。”
“還有就是開始把物資搬運到船上去,我們諸葛家幾百年的積累也要一點一點地搬上船,這件事你要安排好人手,不要讓人鑽了空子。”
“爹,我知道。”
諸葛家的財富未來也是屬於自己的,諸葛明怎麼可能會讓人鑽了空子呢,他會親自盯著這件事的。
諸葛文繼續接著說道:“有些不方便處理的人,就把他們調到邊關去,為父相信大漢軍隊會幫我們處理掉的。”
諸葛明點了點頭,他自然知道父親的意思,那就是大漢王國發動大戰時,最先倒黴的就是這些邊軍了,更不用說那些為非作歹的世家門閥子弟,就算他們在跟大漢軍隊的戰爭中逃得了性命,他們也逃不了大漢的清理活動。
大漢朝廷的那一套模式整個天下人都知道,打下一塊新地盤,先是審判所有為非作歹的世家門閥,抄家,判刑有罪之人,殺頭流放,把田地分給老百姓,建立一套基層政權,真正做到了皇權下鄉,宗族勢力和世家門閥勢力幾乎被掃了個乾淨,至於那些平日裡沒有作惡的世家門閥就算是被留了下來,他們也沒有了以往的種種特權,他們要在大漢朝廷的統治下重新開始適應一切。
諸葛家絕對不會選擇這樣的生活,幾百年的如同東州王一樣統治著整個東州,要說作惡多端最多的家族那非諸葛家莫屬了,諸葛家如果在大漢軍隊打入東州的話,抄家滅族就是他們的下場。
而且諸葛文一直懷疑大漢朝廷派人來暗中招攬他們,並不是真心接納諸葛家的,大漢朝廷應該看上的是諸葛家幾百年來積累的最先進的造船技術,還有大量的技術精湛的工匠們,這才是大漢朝廷最為垂涎三尺的。
諸葛文還真的沒有猜錯,葉桓一直都覬覦著諸葛家的上萬工匠們,只要得到這上萬的工匠們,那麼大漢的造船技術會得到突飛猛進般的進步,葉桓還相信這些工匠們到了他的手裡,他可以發揮出比諸葛家不知道高多少倍的作用來,現在大漢鑄造司正在進行的一項秘密新式武器的研發也將進入快速通道。
“爹,那些不願意跟我們離開的工匠們,還有造船廠,該怎麼處理呢?”
其實諸葛明心裡有些想法,只是他不知道父親到底是怎麼想的,他心裡就怕父親把這兩樣也跟那些世家門閥一樣的處理方式來解決掉。
“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呢?”
諸葛文好像猜到了兒子心裡的想法似的,他沒有回答兒子問題,反而是反問了他。
在自己父親面前,諸葛明自然不需要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他直接說道:“爹,我覺得我們諸葛家很有必要交好大漢王國。”
見自己父親點點頭沒有說話,諸葛明只能繼續按照自己早就考慮好的想法說下去:“我們諸葛家就算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奪取獅子國,交好大漢王國對我們來說,絕對是利大於弊的。”
對於兒子的話,諸葛文沒有馬上發表自己的意見,他不置可否地說道:“你繼續說下去。”
諸葛明只能接著說道:“我們奪取了獅子國,有很大可能會面臨四面環敵的狀況,如果我們跟大漢王國交好的話,那麼我們最起碼不用擔心物資缺乏的問題,我相信大漢王國也希望我們諸葛家可以坐穩獅子國王位的,畢竟大漢王國的海上貿易很發達,大漢的海船大部分都要經過十字路口,所以交好我們對大漢王國來說也是利大於弊的。”
“而那些不願意跟隨我們離開的工匠們,還有我們的造船廠就是交好大漢王國的最佳籌碼了。”
聽完兒子說的話,諸葛文終於滿意地笑了笑:“嗯,你說的跟我想的差不多,就按照你說的意思去辦吧。”
“好的,爹,我會處理好的。”
就這樣,諸葛家的前途在諸葛父子倆人的商討中被決定了下來,東州的很多家族前途也被他們定了下來,只能說這就是權勢的魅力,也是眾多豪傑梟雄一生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