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很難說,考慮事情的角度不一樣,得到的結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丞相是天才,總想一個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我知道自己不是天才,沒有那麼大的能力,所以需要更多的人來幫我。”
夏侯徽眨了眨眼睛,忽然笑了起來。“你不像這個丞相,你更像另一個丞相。”
魏霸笑了笑:“是嗎?我不這麼覺得。那個丞相喜歡奪人妻,替人養兒子,我可做不到那麼大度。”
“呸!”夏侯徽啐了他一口,面紅耳赤,輕輕的揪著他的耳朵說道:“你倒是想。他那麼多好的你不學,怎麼就學壞的。”
魏霸哈哈大笑。
……
周胤和周魴發生了激烈衝突。
周胤奉孫權之命,率領一萬精銳從廬陵進入南海,在半路上遇到了周魴。周魴是奉陸遜之命,準備襲擊蒼梧。兩人合在一起,一共有一萬三千多人。因為人數太多,為了保證隱秘,他們走得非常小心,也因此耽擱了不少時間。當他們到達蒼梧之後,卻收到了陸遜已經被擊敗的訊息。
接到這個訊息,幾乎所有的人都驚呆了。不管是誰,都不敢相信陸遜會敗在魏霸的手下。在他們看來,魏霸能夠保持不敗,守住臨賀,便是最大的成功,要想擊敗陸遜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剛接到訊息的時候,他們都懷疑這個訊息的真實性。可是當越來越多的蠻子載譽而歸,成為各部落的英雄,將戰利品分給左鄰右舍。所到之處都傳頌著神將的威名時,他們不得不接受了這個事實。
接受了陸遜戰敗的這個結果之後,對於接下來如何行動,他們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周魴認為,陸遜主力戰敗。吳軍無力再戰,需要一段時間來緩衝,雙方媾和的可能性更大。雖說雙方最後肯定還要再起紛爭,決一死戰,但在吳軍做好準備之前,貿然與魏霸開戰是不明智的。沒有穩定的後方支援,僅憑這一萬多大軍。也許能在交州取得一些戰績,可是要想徹底擊敗魏霸,可能性微乎其微。
難道這一萬大軍還能超過陸遜的三萬大軍嗎?
周胤對此不以為然。他用諷刺的口吻對周魴說,你們最喜歡把民心掛在嘴邊上。可是在我看來,魏霸爭取民心的手段遠比你們高明。你看他僅僅幾個月之內就把蠻子收拾得服服帖帖,交州人心向背已經一目瞭然。如果再給他一段時間,你們還能收復交州嗎?既然爭取民心不如他。那就應該快刀斬亂麻的擊敗他,把他趕出交州。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魏霸之所以要爭交州,就是看中了交州的稻米和財富。魏霸把持交州的時間越長,對我們越不利。因此,寧可把交州都打爛,也不能坐等時機,把魏霸牽制在交州對吳國的休養生息更加有利。如果讓魏霸坐大,到時候雙方的實力差距更大,情況對我們更加不利。
兩人的意見截然相反,誰也不能說服誰。周魴指責周胤有私心,只顧自己立功,不顧大局。周胤說周魴等人只顧江東人的利益,不顧吳國的生死存亡,才是真正的自私。
雙方不歡而散。周魴帶著自己的三千人馬退回了廬陵郡,同時宣稱要上書吳王,譴責周胤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窮兵黷武,有可能喪失南海郡這最後的一塊基地。
對周魴的做法,周胤非常生氣。他發誓即使沒有任何人支援,也要拿下蒼梧,奪回交州,至少要讓魏霸睡不安寢,食不甘味。他和孫俊商量,孫俊也覺得取勝的可能性不大,只會再次挑起戰事,給魏霸重起戰端的機會。在得到孫權的同意之前,他不想輕舉妄動。
周胤還想據理力爭,想說服孫俊支援他的行動。不料,一封從武昌發來的命令讓他徹底絕望。孫權下詔,讓他將兵權交給孫俊,由孫俊鎮守番禺,他自己返回武昌。這裡面什麼原因也沒說,甚至沒有提到陸遜戰敗的訊息,從發出命令的時間來看,這個命令很可能是在陸遜戰敗之前就發出來了。
周胤從中聞出了一絲不祥的味道,他已經大概猜到了其中的原因。他猶豫了很久,還是接受了命令,將大軍交給孫俊,自己帶著親衛營離開南海,返回武昌。半路上,周胤越想越失望,到達巴丘時,他寫了一封辭呈,聲稱自己身體有病,不能帶兵作戰,讓人送給孫權,自己徑直返回吳郡,準備回家過年。
在接到周胤的辭呈之前,孫權已經接到了周魴的報告,心情本來不怎麼好。見周胤以這種激烈的方式表示不滿,頓時勃然大怒。他以周胤延誤戰機,造成臨賀慘敗為由,下令解除周胤的兵權,剝奪他大部分部曲,徙廬陵,無詔不得返回吳郡。
臘月底,周胤在山裡跋涉了大半個月,緊趕慢趕,總算在年前趕到了吳縣,卻沒能看到他的家人,就被孫權的使者攔住了。使者傳達了孫權的命令,要周胤立刻起程去廬陵,不得返家。周胤想回家看一眼母親都不行,更別提在家過完新年再走了。
周胤怒火攻心,當著使者的面,口不擇言的破口大罵:“聖人說得沒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大王的基業,終有一天會毀在女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