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喬撫著那具新鎧,拿起頭盔,裡外打量了一下,讚了一聲:“子玉,你這主母對你可是真好,價值連城的上等鎧甲也肯拿出來送人。我真是受之有愧啊。”
魏霸笑笑。這鎧甲雖然沒有價值連城這麼誇張,可是的確是難得的好東西。可是諸葛喬不知道真相,如果讓他知道自己身邊的四十個武卒每人一具新鎧,樣式雖然沒這麼華麗,實用性卻一點也不差,不知道他會作如何想。
“謝了。”諸葛喬讓親衛收起鎧甲,轉頭對魏霸說道:“為什麼回來這麼急,你不是要去太守府安排糧草的事嗎?”
“這件事我已經安排太守府的主簿趙素去準備了,半個月後就可以起運。”魏霸解釋道:“都尉……”
諸葛喬打斷了魏霸的話:“子玉,這裡沒有外人,你就不要都尉都尉的,是不是要提醒我你的職務比我還高?”
魏霸有些尷尬,如果真論職務,他這個參軍還真比諸葛喬高一點。“那……我就放肆了?”
“嘿嘿,你什麼時候不放肆了?”諸葛喬嘿嘿一笑,揮揮手:“行了,說正事。”
“那個……我初步估算了一下。漢中現在大概有兩萬戶,人少地多,所以土地的分配都不少。經過幾年的開墾,天上幾乎每戶都有百畝。畝收四石,按三十取一的稅,漢中今年的田租約二十七萬石,除去官吏的俸祿,還剩十五萬石。五千大軍,半年時間需要六萬石,原本不是什麼問題,可是……”
諸葛喬目光一閃:“丞相大營的計劃是多少石?”
“十三萬石。”
諸葛喬眉頭一皺:“這麼說,我這邊肯定不夠了?”
魏霸點點頭。打仗之所以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錢糧。如果這一點不受限制,那就可以大量徵發,用人海戰術耗死對方。可是現實畢竟是現實,每多徵一個兵,就要負責一個兵的糧食、衣物、軍械,哪一樣不要錢?其實的還可以節省一點,糧食卻是無論如何也節省不下來的。一個兵每天六升米,一個月就是一石八斗,一年要二十一石。漢中的田租除去官吏的俸祿,正常情況下只夠養一萬兵,這已經是極限了,還是平時沒什麼戰事,有兩成的正常輪休,可以回家去吃。如果常年在役,這一萬人都養不起。
如今諸葛丞相十多萬大軍駐紮在漢中,每天消耗的糧食就近萬石,僅靠漢中的糧食,最多維持半個月,也正因為如此,諸葛亮才要派諸葛喬來往成都運糧。路途太遠,消耗非常驚人,沿途民眾的勞役負擔更是繁重。如果長期駐紮下去,那不用打,蜀漢的經濟就崩潰了。
事實上,後來諸葛亮幾次無功而返,都是因為糧食不繼。他幾次北伐,也把蜀漢的經濟拖入了泥潭,在蔣琬和費禕手上沒打什麼大仗,經濟有所緩和,可是後來姜維當政,連年發動戰爭,蜀漢的經濟已經接近崩潰,以譙周為代表的蜀人願意投降,也是因為實在支撐不下去了。
當然了,現在的經濟情況還遠遠沒有那麼差,糧食還是有,只是僅靠法律額定的租賦標準肯定不夠用,百姓手中還有餘糧,就看你怎麼收了,是增賦,還是用錢買。
“漢中太守府的糧倉裡還剩下一萬多石,肯定是不夠用的。你看是就地徵收,還是由丞相那裡統一調配?”
“就地徵收,能收到多少?大概什麼價格?”
魏霸鬆了一口氣,既然諸葛喬提到價格,那就不是強行加賦,他的工作就好做多了。“原本丞相大軍到了漢中之後,糧價上漲了不少。不過光復漢室是正事,我想百姓都會支援的,以之前的市價,八十錢一石,收購十萬石,應該不成問題。”
諸葛喬想了想,點頭同意。“那行,我行文丞相府,請丞相調撥八百萬錢到漢中太守府。和各家商洽的事,就辛苦你了。”
魏霸笑笑:“這本來就是我的分內之事,又有什麼辛苦可言。我已經和趙素說好了,他可以先發糧,保證大軍的糧食無虞。”
諸葛喬嘴角一歪,笑了一聲:“看來父親讓你做我的參軍,負責糧草,真是用對人了。”
魏霸卻沒有笑,他沉吟片刻,幽幽的說了一句:“伯松,不是我危言聳聽,這種事,可一可再不可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可就竭了。現在大家手裡有糧,對丞相北伐中原又充滿信心,才會願意把糧食賣給我們。等糧食緊張了,他們就沒這麼大方了。”————下了新書榜,各種資料都下滑,請求支援!推薦,收藏,點選,我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