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公子高指揮大軍向安嶽城進發。
鐵木爾有些不解地問道:“鄭王,我們已擊退了樓蘭國的兵馬,我們為何還要向前開拔?”
公子高神色沉穩地說道:“我們這次的目的可不是擊退樓蘭國的兵馬,而是要滅掉整個樓蘭國,以消除我們匈奴國的一個邊患。”
鐵木爾聽了,精神大振,一臉驚喜地說道:“這太好了!我早就盼著能有這一天了!”
兵臨安嶽城。
安嶽城主帥藍奇爾,知道匈奴國兵要攻城。
向整個安嶽城下了命令,要安嶽城裡軍民一起保護安嶽城。
於是,安嶽城裡的軍民都行動了起來,整個安嶽城處在了大戰前的緊張狀態。
空氣中處處瀰漫著火藥味,似是一點就要爆炸。
匈奴兵偷襲取得了大勝。
從將軍到士兵,都以為樓蘭國兵不堪一擊。
他們認為,拿下安嶽城,那是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的事。
其實安嶽城是易守難攻。
城外的兩座山,是天然的屏障。
兩山之間,只有一條通道。
僅容一人透過。
樓蘭國在這通道上,建起了一道關隘。
這便是北方有名的一道雄關——紫荊關。
紫荊關平面呈梯形,城樓東、西對稱。
分為內城、外城。
城牆上還建有箭樓、敵樓、閘門樓等建築。
壁壘森嚴,站滿了弓箭手。
還擺放著許多滾木擂石,飛鳥難以逾越。
很明顯,匈奴兵若是強攻,樓蘭國兵便用這些來對付。
到時候就算不能讓匈奴兵潰敗,也會死傷過半。
鐵木爾沒有馬上命令兵士進攻,而是叫兵馬退撤五公里,安營紮寨。
他退這麼遠,是怕樓蘭國學他們搞偷襲。
他還想著,等把紫荊關的地形檢視清楚後,再發起進攻。
要把損失減到最少。
藍奇爾率眾將領在關城上看見匈奴國兵往後退去,他可不認為這是匈奴兵不進攻了,而是匈奴國在醞釀最佳的進攻方式。
匈奴國這次來勢洶洶,大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勢。
樓蘭國剛經歷大敗,士氣較為低落。
雖然他向士兵灌了許多心靈雞湯,但士氣並沒完全振奮起來。
所以他下令,守關將士,閉關不出。
如果匈奴兵攻關,就憑藉天險,強弩,弓箭,滾木擂石,予以痛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