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來東征西討,全都煙消雲散。
“陛下不可自傷,突入漠北,契丹還有一線生機。”陳元義幽幽道。
阿保機身邊的親騎都感激的看著他。
“說的不錯,二十年而已,朕還可以在花二十年捲土重來!”阿保機終於抖擻起精神,不再與唐軍步陣糾纏,而是向北面急退。
這一退,相當於拋棄了戰陣之中的幾萬契丹本部。
李曄一直盯著阿保機的三萬皮室騎兵,見他有北撤之意,心中最後的大石落下。
其實戰場上契丹本部還在頑抗,給唐軍帶來一定傷亡,想吃下他們並不容易,若阿保機奮臂一擊,不說擊潰唐軍,至少能救走一小半的契丹軍。
可惜阿保機並不是真正的驍勇善戰,而是以詐術起家。
他是梟雄而不是力挽狂瀾的英雄。
如果換做李存勖,手上有三萬皮室精銳,一定要跟李曄打到天昏地暗不死不休。
君主的性格決定了國家族群的命運。
耶律羽之嚎啕大哭,捶胸頓足,“契丹亡矣、亡矣!”
李曄能明白他的心情,當初在長安孤城,身邊是隨時準備倒戈的神策軍,以及心懷叵測的臣子,城下是密密麻麻的李茂貞、王行瑜大軍。
絕望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比之今日契丹,更為不堪。
大唐有今日來之不易,華夏能振興,不誤入大宋的歧途,李曄也就不枉此生了。
“高行周為何還不到?”李曄微微皺眉。
沒有高行周的騎兵,始終無法留下阿保機。
步軍的劣勢也在於此。
趙義存匆匆詢問斥候後道:“報陛下,三日之前,長春州北面出現室韋、烏古聯軍。”
高行周若是缺席這場會戰,煮熟的鴨子就飛了。
原來阿保機也不傻,給自己留了一手。
“此必是疑兵之計!”李曄幾乎可以斷定是疑兵,室韋、烏古都是把打趴下的部族,沒有阿保機的命令,怎敢來招惹大唐。
高行周能不能成為名將,就看他自己的覺悟了,現在派人去長春州提醒,肯定來不及了。
戰場上,楊師厚還在絞殺負隅頑抗的契丹軍。
而北面,阿保機、耶律護之四萬步騎圍攻不足萬人的唐軍。
李曄望著唐軍倒下大片,心中不禁有些著急,親衛都朝夕相伴,如同自己的子侄。
還有辛四郎,當年若是沒有他忠心護主,李曄不知死了多少遍。
此時身邊可用之人不過百餘親衛,五千神羽軍,其他兵力都派去參與圍殺扶余城的契丹軍。
仗打贏了,但沒留下阿保機或者損失太大,在李曄看來,仍然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