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後者,因為在網際網路時代具備了某種特殊的社交屬性,一度暢銷一時,甚至搶佔了不少泡麵的市場份額。
光是柳城本地,螺螄粉每年的產值就由5億元,快速突破到了500億元。
可見一款好的美食產品,憑著味好可破就能暢銷全國,而且還足以帶動一地的經濟。
而江右米粉也具備這種潛質,尤其是拌粉這種快速烹飪,普適性強的產品就更是如此。
這就是陸澤為何有信心讓三舅開【徐記米粉】的原因,也是他有信心在老家辦廠生產方便米粉的原因。
像泡麵、米粉、酸辣粉、螺螄粉之類的產品,除了面和米粉、粉條的品質和口感外,更重要的就是調味包和配菜的味道把控。
就像是螺螄粉和酸辣粉,在陸澤前世有無數大小品牌,各種工廠生產這類產品。
同樣是一碗飯粉,有的口味就很不錯,有的就難吃至極。
這取決於工廠的生產工藝,也取決於企業老闆對產品質量的把控,以及是否有一顆餐飲人追求極致口味的心。
別人陸澤不知道,但他自己和他背後的老徐家,在產品把控和口味追求上絕對是精益求精,自信不遜於任何人。
【絕味包子】和【徐雞米粉】開了那麼多家店,味道一直深受各地食客們喜歡,口碑爆棚。
所以陸澤對於把老徐家的拌粉做成方便產品非常有信心。
螺螄粉、酸辣粉等產品都能暢銷全國,沒道理江右的特色產品做不到。
就算別人辦不到,但老徐家也一定能做到。這點,老徐家已經用一百多家【徐記米粉】的連鎖店證明過了。
尤其是魔都的那些門店,那些回頭客們更是來自五湖四海,全國各地的人都有。
堂食能受歡迎,做成方便食品也不會差多少。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產品研發陸澤一竅不通,這事還得找到三舅解決才行。
在米粉加工製作上,甚至還要請一些老師傅來共同研究才行。
畢竟他要做的已經不是傳統的米粉了,而是方便米粉,要做到即泡即食的標準,肯定是要費點功夫的。
根據陸澤前世的經驗,多數品牌解決不了即泡即食的問題,只是用普通幹米粉配了點調味包和配菜包組合成準方便產品。
使用者購買後,還要自己去水煮,煮好後才能吃。
像螺螄粉、酸辣粉、拌粉都有這種操作,也不失為一種家庭場景使用的方便產品。
只有少部分品牌,會開發鮮溼米粉,沖泡一下即可食用。
兩種型別陸澤都打算開發,根據不同場景需要分別銷售。
這事其實在【徐記米粉】第一家店開業時,看著三舅拌出第一碗粉的時候,腦海中就有了概念。
只不過後面一直沒有契機來做這件事,原本想著過段時間等其它生意都穩定後,再開始推動這個生意。
現在被江大縣長一說,他心裡倒是覺得時機差不多了。
畢竟【徐記米粉】運營越來越穩定,有管理團隊在,三舅都快變成大閒人了,正好可以把他拉出來研發方便米粉產品。
而【暢行營銷】的招商加盟工作也逐漸走向正軌,鋪設銷售渠道的能力也越來越強了。
等方便米粉廠投產後,可以快速透過【暢行營銷】招募各地的代理經銷商,迅速把產品鋪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