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腸啊!”
這個時候,俞飛白十分興奮道:“就是傳說中的魚腸,專諸刺僚的那把匕首!”
“飛白,不要亂說,這看起來不太像是魚腸。”王觀搖了搖頭,皺眉道:“可能是比較有名氣的匕首,但應該不是魚腸。”
“怎麼不像。”俞飛白振振有詞道:“你看清楚,匕首紋理如魚鱗,光澤內斂幽暗,而且又非常鋒利,簡直就是刺客專用的殺人利器。綜合起來,不是魚腸是什麼?”
“飛白,不能這樣武斷。”
與此同時,張老擺手道:“是不是,起碼讓我們看看,才好做個評判。”
“沒錯……”
幾個老人紛紛點頭,一起看向了王觀。準確的說,是看向他手裡的匕首。
“幾位前輩,請慢慢觀賞。”王觀見狀,非常識趣的把匕首擱在桌子上,然後退開幾步讓出了位置。
張老等人也不客氣,立刻圍了上去打量,只見匕首顏色深沉,儘管是在強光的映照下,卻沒有反射多少光芒來,可謂是光澤內斂。
想一想,連在大白天開著白熾燈的情況下,匕首隻是有微微的光澤反映而已。如果說是在漆黑的夜晚,或者光線不足的地方,這把匕首恐怕會有隱形的效果。
所以俞飛白才說,這是一把刺客的專用兵器。當然,匕首的品相,只是佐證之一。不能僅憑這一點,就能確定這是魚腸劍。
“傳說中的魚腸劍。之所以名為魚腸,卻是有兩種說法。”
在打量匕首的時候,張老開口道:“一是由於它小巧玲瓏,能夠藏身於魚腹之中,並且劍身細長柔韌,能夠沿魚口插入,在魚的胃腸中曲折彎轉。而抽出時則恢復原形,鋼韌無比。另外一個說法,就是由於劍身上的花紋猶如魚腸。所以因而得名。”
“當然,所謂的魚腸紋理,不是指生魚腸。而是要將一條魚烤熟,剝去兩脅,然後再看魚腸的形狀,曲折婉轉,凹凸不平,就是劍身上的紋理了。”
田老在旁邊補充道:“據史料記載,在春秋時期,秦國有一位相劍大師薛燭,曾經仔細的鑑賞過魚腸,而且評價魚腸劍是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
“這裡的逆理不順,應該是指劍刃上的紋理,也就是說。鋒刃的紋理應該是比較亂的,或者乾脆是逆向生長……”
說話之間,張老拿起匕首,在紋理上拂過,搖頭道:“可是這東西的紋理,根本就沒有曲折婉轉。逆理不順的情況,反而十分井然有序。一片一片呈魚鱗的形態,非常漂亮美觀。”
“可以確定,這不是魚腸。”
秦老點頭贊同,然後笑容滿面道:“不過,這把匕首也沒得說,肯定是好東西。”
“篤!”
忽然,張老手起刀落,居然揮手下來,切豆腐似的,把旁邊木質桌子的一角切了下來。
“好鋒利的匕首。”
這個時候,連張老本人也十分吃驚:“我就是輕輕一下,以為能入木三分就算不錯了。沒有想到,竟然一下子就把桌角切斷。”
“好厲害的傢伙。”田老驚歎道:“這東西放在古代,肯定是無上殺人利器。一捅過去,肯定是透甲穿胸,防不勝防。”
“神兵利器呀,就算不是魚腸,也差不了多少。”
幾個老人嘖嘖稱奇,紛紛伸手向張老索要匕首觀看,然後一人切一下,沒過多久就把旁邊的桌子切成了積木塊。
轉了一圈,匕首回到了張老手中,他又繼續端詳,沉吟道:“我對兵器不太瞭解,你們能夠看出這是什麼年代的東西嗎?”
“這個真的不好說。”秦老皺眉道:“沒有銘刻,單單是看形制,很難斷定具體的年代。”
“形制很常見,就是普通的匕首,或者稱為短劍也行。”張老分析道:“所以說,只能從匕首的紋理特徵著手鑑別了。”
“老張,你懷疑這是在歷史上留名的匕首?”白老有幾分驚訝。
“沒錯。”張老點頭道:“儘管我對冷兵器瞭解不多,但是也清楚類似這種花紋鋼兵器,在古代非常的稀少,不是隨便能夠鑄造出來的。只要鑄成一把,肯定會大肆宣揚,恨不能滿天下的人都知道。”
“有道理。”
田老點頭道:“春秋戰國時期就不說了,每一把神兵利器,絕對是價值連城,就算是用真正的城池來換,諸侯也未必捨得轉讓。之後的歷代帝王將相也差不多,一邊嚴格控制民間的兵器使用,一邊又極力追求神兵利器。只要有寶刀寶劍現世,一定會力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