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事情發展到了眼下這個情況,元始始終沒有出面。
就代表著還不到他出面之時。
廣成子相信,眼下洪荒世界的一切變化,都在元始的眼中。
他不會放過任何合適的時機。
所以,擺在廣成子眼前的就只剩下一條路了,那就是依靠他自己的力量來解決這個問題。
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
那就是讓闡教的一眾弟子也都參與到戰鬥之中。
有闡教的一眾親傳弟子帶頭,那些依附於闡教的準聖之境就沒有退縮的理由了。
因為他們加入闡教勢力的最大目的,就是透過天地大劫並且獲取相應的利益。
在這之前,他們已經收穫了氣運加持的利益了。
沒有後退的餘地。
在聖人面前,他們又哪裡敢耍心眼。
在這個過程之中,廣成子一直身先士卒,親自帶頭戰鬥。
這樣的舉動,總算是挽回了闡教之前不斷下降計程車氣。
甚至於,因為闡教的突然團結,截教方面一時沒有準備,倒是讓闡教挽回了一部分之前的劣勢。
在區域性戰場上也獲得了幾次勝利。
當然,這樣的勝利其實對於大局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因為當截教的一眾修士反應過來之後,很快就把局勢控制住了。
和闡教這邊一樣,截教的一眾事務都由多寶道人負責。
就這樣,闡教和截教雙方,就在廣成子和多寶道人的帶領下,開啟新一輪的戰爭。
而洪荒世界天地的大劫的高潮,也就此拉開了帷幕。
闡教雙方開始在虛界之中進行大規模的戰爭。
這個過程之中,元始和靈寶都沒有選擇出面。
而正因為雙方背後的聖人都沒有出面,讓雙方在戰爭之餘,都沒有選擇開啟最終戰爭。
這就導致了闡教和截教的戰爭變得斷斷續續。
分隔成了無數場戰爭。
如果非要說在這個過程之中如何衡量雙方戰爭的優劣。
那就是他們在虛界之中佔據的勢力範圍。
雙方正是透過無數次戰爭,來不斷拉扯,不斷的佔據更多的勢力範圍。
在這個過程之中,十分考驗闡教和截教雙方修士的實力。
要說闡教和截教雙方的區別。
那就是截教的弟子更多的是透過陣法來對敵。
而闡教的弟子們在靈寶上會有一定的優勢。
這其實和元始和靈寶的手段有關。
元始擅長煉器,靈寶擅長陣法。
身為他們的弟子,自然也是有樣學樣,在煉器和陣法上都有不錯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