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說是困難,則在於玄源領悟的時空之道的本質太高。
如果想要將其完美的融入到自己之前的大道法則之中的話,那就有可能造成自身大道法則的不平衡。
會有些頭重腳輕,喧賓奪主的意味。
畢竟玄源的大道法則之中,雖然也有時空之道的存在,可它的存在更多的還是一種補充罷了。
融入時空之道固然可行,可如果因此改變自己的大道法則的結構,改變自己對於自身大道的認知,未免有些得不償失。
因為想要進人時空境,而強行改變的自己的大道法則,還是自己一直以來堅持的大道法則嗎?
這對於玄源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因為在證道混元之前,玄源還能夠調整自己的大道法則。
可在自己的大道法則形成混元道果之後,如果對自己的大道法則進行大幅度的改變,那自己的混元道果還能夠保持那種混元如一的狀態嗎?
玄源的混元道果,並不僅僅是他的大道法則的集合。
同樣還包含了玄源對於大道的認知,包含了玄源的大道理念,包含了玄源的道心也意志。
這,才是玄源面前真正的難題所在。
欺人者難自欺。
如果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話。
或許玄源將時空之道完美融入到自己的混元道果之時,就是玄源的混元道果崩潰之時。
這並非是危言聳聽。
所謂的修行,其實很大一部分就在於相信。
如果不在相信,那一切都將失去意義。
所以,在找到了進入時空境的方向之後,玄源反而有些猶豫了。
猶豫他到達該如何選擇。
該如何才能夠做到兩全其美,該如何能夠在進入時空境的同時,又能夠讓自己的混元道果符合自己的大道理念。
而這,只有玄源自己才能夠解決,外界的一切,都無法幫助到玄源。
很顯然,玄源在修行多年之後,再一次進入到了問心之路。
只有他真正想通這一切,才能夠跨過這個障礙。
無論他的最終選擇如何,這都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好在玄源修行多年,再大的煩擾、再大的問題,也都無法讓他失去理智。
哪怕面前的彷彿是一個沒有好結果的判斷題,他都能夠平心氣和的去思考這一切的意義。
甚至於,當這個難題擺在玄源面前之時,玄源反而有一種釋然。
是啊,在之前修行的每一個關鍵時刻,玄源都會遇到類似的問心之旅。
而在證道混元之後,他始終沒有遇到關於道心、關於心性之類的問題,這顯然不太正常。
而現在,這一個問題擺在玄源的面前。
玄源更加確認,所謂的時空境是真的能夠開闢的。
不然眼前的問心之路也就不會出現了。
從這一點來看,這個問題的出現更加讓玄源堅信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