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的時間已然不多了。
在這段時間裡,伏羲雖然沒有親自出手做事,可他的目光始終牽掛著人族的擴張。
因此,在這段時光裡,伏羲並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思考他的未來。
自然也就沒有做出最後的選擇。
不過,出於修士對於修行的貪婪,伏羲在眾多選擇之中,還是傾向於選擇融合今生和額前世的路。
這樣一來,伏羲也就能夠順勢消除前世今生的記憶可能給自己帶來的隱患。
同時也能夠排除兩種大道之間的互相干擾。
並且能夠完美的繼承兩種身份帶給他的變化。
到了那時,伏羲就既是先天神魔伏羲,也是人族人皇伏羲。
小孩子才最選擇,伏羲他全都要。
在這一點上,伏羲其實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思考的。
因為他前世的大道和今生的大道其實也有不小的共通之處。
同樣在於解密洪荒世界,同樣在於推演之道,同樣對於陣法之道有相當的研究。
事實上,伏羲在這這段時光裡,除了關注人族的擴張之外,也在把他對於八卦之道的領悟向人族的一眾修士傳播。
對於伏羲來說,他並不指望有人族修士能夠沿著他的路走到什麼程度。
而是希望自己這一路來的經驗能夠給人族的眾多修士一個參考。
同時伏羲的八卦之道中,對於洪荒天地的探索,對於推演之道上的幫助,也都希望能夠被人族的一眾修士掌握。
因為這樣一來,人族就可以憑藉著伏羲傳下的八卦之道趨利避害
至少不要向一個瞎子一樣。
在洪荒世界之中,懂得推演之道有多麼重要,伏羲也是在晉升準聖之境後才有更深層的領悟。
有了推算之道後,修士才能夠真正做到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勢力來說,推算之道都是最好的獲得資訊的方式之一。
不過伏羲在這方面的想法,並沒有完全實現。
因為八卦之道易學難精。
人族之中,大部分修士在學習之後,都能夠輕易的掌握八卦之道的皮毛。
可要說他們的領悟有多深刻,其實並沒有。
能夠領悟伏羲所傳的一半的人,也不過是少數。
這些人本身就是大羅金仙之境,並且他們修行的路又和推算之道相關。
不過對於伏羲來說,這也算是聊勝於無。
至少能夠保證他的傳承在人族之中能夠繼續流傳下去。
到了這時,伏羲已經開始考慮他退位之後的事情了。
在他退位之後,人族定然會出現一定的動盪,甚至會出現新的問題。
到了那時,能夠解決人族問題的,或許就是下一位人族的人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