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玄源的講道之中,之所以能夠帶給他們那麼多的感觸,發現那麼多的不足,完全是因為玄源站在混元之境的層面上,確實看到了自己在以往的層次之時的很多不足。
這是另一個層面看到的東西,在場的修士自己當然難以察覺。
而到了大羅之境後,每個人的選擇都不盡相同,每個人的道路也都不同。
所以,玄源也就不像大羅之前那樣能夠籠統的用精氣神概況他們的修行。
所以大羅篇的講道,玄源的重點還是放在精氣神三位一體的修行體系本身。
這個過程就如同現身說法一樣,玄源只是將他自己在精氣神三位一體的修行體系的修行之時的經驗分享給在場的所有修士。
而能夠跟著玄源重走一遍從大羅金仙之境慢慢到準聖之境的過程,確實是一種難得的經歷。
這樣的經歷能夠讓他們身臨其境,更加直觀的感受到大羅之境到準聖之境間的修行方式。
也算是給了在場的修士一個模板。
當然了,由於在場的修士的大羅之道乃至於準聖之道都不會是精氣神三位一體的修行體系,自然不會影響到他們本身的修行。
不對,在場的泛三族聯盟之中的修士,對於玄源的精氣神三位一體的修行體系並不陌生。
龍族的修士甚至可以隨時到玄源在東海龍宮的住處外面的石碑上參悟精氣神三位一體的修行體系。
所以,在泛三族聯盟乃至於龍族之中,利用玄源的精氣神三位一體的修行體系築基的修士並不在少數。
哪怕他們在不斷的修行之中,都利用了自己的大道修行衝開了大羅之境的大門。
可事實上,他們的修行之中仍然存在著玄源精氣神三位一體修行體系的影子。
所以說,在講到這部分之時,泛三族聯盟的修士的收穫比起其他的修士會更大一些。
當然了,大的也有限。
隨著玄源的不斷深入,他慢慢講到了大羅道果層次。
到了這時,現場已經有不少修士跟得有點吃力了。
甚至有一批普通的大羅修士已經無法跟上玄源的腳步了。
這其實也在有些的意料之中。
因為當玄源的講道的層次高於他們修為的時候,他們必然無法完全理解玄源的講道。
當然了,這種機會難得,哪怕是聽不懂,他們也在盡力的去記憶玄源的講道。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在修行的過程之中,會突然領悟到玄源講道之中蘊含的真理也不一定。
所以,哪怕聽不懂,依然沒有阻擋他們聽道的熱情。
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在場的眾人的座次也在他們不知不覺之中發生了改變。
一部分修士的座位越來越靠前,一部分修士的座位越來越靠後。
這種變化並不是有這些修士的修為決定的,而是取決於他們對於玄源講述的大道的理解程度有多高。
理解得越高,要嘛說明他們的悟性更高,要嘛說明他們的修行和玄源講述的大道方向越契合。
這兩者自然是玄源重點關注的物件。
而玄源的關注表現在外就是這些修士的座位變化。
玄源將這種關注直接表示出來,一來是為了給他們施加壓力,二來也是為他們揚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