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場的所有聽眾,都沒有辦法察覺到玄源和青鸞是如何出現的。
事實上,不說已經是混元之境的玄源了,哪怕是青鸞穿梭空間都不是這些修士能夠看懂的。
出現在主座之上後,玄源看了一圈在座的修士,立刻給予了在場的所有修士很大的壓力。
隨即,玄源開口道:“講道共分三次,本場講道主要為基礎篇,將從修行之初一路講到勘破準聖門檻。”
說完之後,不理會在場眾人的神情,玄源開啟了正是的講道。
而在場的眾人聽到玄源所這一次的講道只是基礎篇之時還有些遺憾。
可沒想到所謂的基礎竟然就直接講到了勘破準聖之境。
這豈不是說之後的兩次講道的內容會深入到準聖之境, 乃至於直入混元之道?
雖然內心頓生波瀾, 可在場的一眾修士都沒有去管自己的這些胡思亂想,而是專注的聽玄源的講道。
這些修士哪怕再自大,也不會認為玄源從金仙之下開始講起自己就可以不聽了。
在場的所有聽眾至少都是大羅金仙之境。
在這種情況下玄源仍然從基礎中的基礎講起,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能夠修行到大羅之境的存在不會是傻瓜,自然不會不分好歹。
甚至因為玄源從最基礎的地方講起反而更加吸引在場一種修士的注意力。
因為這樣的基礎在他們看來是顯而易見的事情,他們最開始也是這樣認為的。
可隨著玄源的不斷解讀,在場的修士才發現自己認為的基礎和玄源的認為的基礎相差甚遠。
許多自己以往沒有注意到的修行細節問題,在玄源的解釋之下,確實十分重要。
早就任務自己晉升大羅之境,基礎已達圓滿的眾人彷彿重新認識了所謂的基礎的力量。
這一場講道,哪怕只是因為這些基礎知識,對於在場的修士來說都是不虛此行。
事實上,玄源在講道的同時,也在不斷的觀察眼前的眾人。
這一批聽眾之中,不乏玄源記憶之中耳熟能詳的存在。
其中比較出名,並且實力強盛的有十二祖巫、鯤鵬、鎮元子、紅雲等等。
其中最出乎玄源意料的是接引和準提二人。
這兩人本來是玄源記憶之中,鴻鈞的記名弟子,也是鴻鈞欽定的西方二聖。
沒想到他們沒有去聽鴻鈞的講道,反而前來聽自己的講道。
這樣一來,他們的命運恐怕也會隨之改變。
其實接引和準提的這個選擇並不是意外,而是玄源之前隨手結下的善緣引起的。
在玄源宣佈自己證道之後,接引和準提這兩位之前見過玄源,並且受到玄源照顧的修士,一下子就認出了玄源的聲音。
所以,他們很自然的就選擇了玄源。
當然了,還有一種因為出身西方而對玄源產生的隱隱的好感在驅使著他們兩人前來。
所以說,他們兩人的前來,其實也是玄源之前的動作施加的影響。
哪怕這並非是玄源的本意,不過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接引和準提的選擇。
這也算是出乎玄源意料的一點吧。
當然了,玄源並不認為接引準提會因為選擇聽自己的講道、放棄鴻鈞的講道,而有所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