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道侶,是大道路上的伴侶,並非是一小段時間上的伴侶。
他們有無盡是歲月來幫助對方和成就對方。
並不需要在這種旁枝細節上斤斤計較,分分誰的貢獻大,誰遷就誰?
這不是一起生活一起修行需要關注的重點。
只能說在作為道侶的過程之中,能夠儘可能的為對方著想。
至於短期的利弊,沒有必要太過在乎。
如果可以的話,玄源和青鸞恨不得一直處在這種修行狀態之中,一直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修行上。
可惜現實不可能如此。
既然已經進入了天地大劫之中,並且主動投身天地大劫。
那就應該承擔在天地大劫期間的責任和義務。
沒錯,在修行的興頭正濃的時候,玄源和青鸞又收到了乾坤道人傳來的訊息,東方聯盟又有事務需要玄源和青鸞去處理。
並且這一次的事務,對於玄源來說根本無法避免,甚至東方聯盟之中也只有玄源最合適出面。
這次的事務,正是關於四海,關於龍族的事務。
隨著東方聯盟的不斷穩定和擴張,在理清楚洪荒大陸上的一切之後,不可避免的會把目光投向四海之中。
而四海在龍漢大劫之時就是龍族的基本盤。
哪怕到了現在,龍族在四海之中依舊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尤其是在東海之中。
所以說四海和龍族,永遠不可能從天地大劫的主角的眼中消失。
畢竟龍族在四海之中太過耀眼,沒有人能夠輕視龍族的存在。
所以,乾坤道人的傳訊之中,主要就是在和玄源商量四海和龍族在之後的天地大劫之中的定位問題。
東方聯盟不可能放過四海這洪荒世界重要的組成部分。
自然也就不會放任四海之中龍族這樣的存在。
玄源早就明白這一天會到來。
甚至在龍漢大劫剛剛結束之時,玄源就已經預見到了今天。
所以,龍族一直在堅持著收縮力量,一直在不斷的放棄原本的勢力範圍。
這個過程是長期的也是主動的。
這樣一來,哪怕現在龍族退讓,也不會顯得太張揚。
如果一口氣讓龍族放棄那麼大的地盤,哪怕是玄源也需要在龍族之中多花費很多功夫。
作為龍漢大劫時期的主角之一,龍族上上下下其實是有一股子傲氣的。
哪怕現在龍族沒落了,可龍族族人心裡對於洪荒世界的其他生靈來說,始終有一種獨特的心理。
這種心理從某個角度來說會讓龍族變得目中無人,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能夠彰顯龍族的自信心和向心力。
所以,玄源和青龍對於龍族的這種心態,一直放任自流。
在溫水煮青蛙下,哪怕高傲如龍族族人,也不會因為現在的退讓而感到不適。
既然心中早就有了預案。
在乾坤道人說明問題之後,玄源先是假裝要和龍族族人商量一番,告訴乾坤道人自己需要一段時間的交流。
這也是玄源的一種小心思。谷緔
畢竟在龍漢大劫之後,龍族的高層看似傷亡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