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之中,玄源和青鸞都收到了來自東方聯盟傳來的訊息,也就是乾坤道人作為發起人傳遞給玄源和青鸞的訊息。
這些訊息符合玄源和青鸞的猜測。
乾坤道人等四人在商量之後,建立起了一套東方的秩序規則。
在這種規則下,不再完全強制東方的修士的舉動,透過某些特殊的渠道,能夠發洩東方修士心中的情緒,並且獲取能夠讓自己修行的資源。
這個規則有別於龍族之前建立的陣營貢獻體系。
因為現在的東方聯盟並非是以種族血脈為紐帶,核心成員都是準聖大神通者,他們沒有什麼需要直接從這個聯盟之中獲得的東西。
東方聯盟帶給他們的氣運加持就是他們最為想要的東西,也是最好的報酬。
而對於底層修士來說,他們對於聯盟最大的貢獻,就是保持穩定的修士,不要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走正道。
在這種情況下,乾坤道人等四位發起人,決定在東方建立起大量的決鬥場。
讓有志於透過戰鬥獲取資源的修士,能夠在決鬥場之中,去爭取他們想要的資源。
當然了,這種決鬥場,需要在更高層次的修士的控制之下才能夠保證他們的穩定。
而大羅金仙,就足以控制住底層修士的戰鬥,無論是什麼樣的戰鬥。
畢竟,大羅金仙和大羅之下的差距極大,哪怕是在弱小的大羅金仙,都能夠輕易控制住這樣的場面。
也正是這個辦法,讓玄源和青鸞能夠一直安穩的修行。
中間也不過是在自己家的道場附近的控制區域之中,建立一個可以提供決鬥的地方,又安排附近的某位大羅金仙負責。
殺雞不用牛刀,做完這些之後,玄源和青鸞也就不再過多的關注。
因為玄源和青鸞都明白,這樣的舉動雖然能夠消耗一部分修士的情緒,可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罷了。
仍然沒有解決核心的問題。
能夠讓下降的天地氣運停下,就已經是一個不錯的收穫了。
想要憑藉著這些決鬥場,真正讓這些底層的修士完成他們的心意,根本就不現實。
和龍漢大劫時期的龍族貢獻體系相比,這種手段確實不值一提。
甚至都沒有辦法和現在的龍族貢獻體系相提並論。
是的,沒錯。
現在的龍族的力量雖然極致收縮,可龍族陣營的貢獻體系仍然在不斷的運轉之中。
龍族仍然在憑藉著這套貢獻體系,源源不斷的收穫資源。
雖然這些資源對於玄源來說並沒有太大的用處,可對於洪荒世界的普通生靈來說,確實是一筆龐大的財富。
可以說,龍族陣營現在對於四海的穩固,依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或許也有一部分這方面的原因,和洪荒大陸相比,四海確實相對穩定。
這其中也有四海偏安一隅,不如洪荒大陸物產豐富的原因。
龍族這些年來對東海資源的開發,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至於東海之外的四海,當年龍族陣營的其他勢力,也都在默契的憑藉各自的力量,按照龍族當年的方式控制著。
而之前的龍族陣營貢獻體系,仍然對於四海之中的資源流轉,起到十分巨大的作用。
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龍族力量一直在收縮,可憑藉著以往遺留的東西,對於四海仍然具有不小的影響力。
不過因為龍族公開的隱退的資訊,所以這樣的影響力才沒有那麼起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