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鸞的情況和玄源類似,她同樣在為洪荒世界廣大的普通生靈而感到難過。
其實這也在玄源的意料之內,如果沒有在這些觀念上擁有類似的想法,玄源一開始也不會同青鸞結為道侶。
在各自感慨了一小會之後,玄源和青鸞開始收取外放的情緒,理智對待這件事情。
這時候,青鸞說道:“沒想到玄源你對洪荒世界的變化有這麼敏感的思維,我之前看到這些事情的時候,都沒有任何感覺。”
玄源有些感慨道:“或許和我之前不久接觸過紅塵之氣有關吧,對於紅塵之氣,我之前就有涉獵,不然也不會這麼快反應過來。”
事實上不僅僅如此,能夠發現這個苗頭的關鍵之一,還是玄源對於羅睺的警惕,可這件事情,顯然不能同青鸞分享。
所以玄源也就只說出另外一半理由。
青鸞聽完之後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一會兒之後,玄源開始面對現實,有些艱難的開口道:“雖然有些殘酷,可有些事情還是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正當玄源有些難以啟齒,想要同青鸞談論關於下一次天地大劫之中,他們的利益的時候,青鸞也知道了玄源想要說什麼。
開口道:“不用多說,我懂你。”
我懂你,這簡單的三個字,一下子就擊中了玄源的內心。
是啊,她懂自己,明白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不需要過多的解釋什麼。
玄源不再多解釋什麼,對著青鸞點了點頭之後,開始單刀直入的說道:“既然已經發現這個疑似下一次天地大劫的導火索,我們在下一次天地大劫之中就能夠掌握一定的主動權,我們能夠憑藉這個發現做些什麼?”
說完之後,玄源和青鸞各自有陷入了沉思之中,甚至他們不約而同的開始用之前推演出來的大道推演起這件事對自己的影響,以及其中有什麼自己能夠獲得的收益。
這並非是冷血。
不過是修士的本能罷了,更別提玄源和青鸞這樣有志於混元之道的修士了。
這場天地大劫,註定和混元之道息息相關,玄源和青鸞在感慨之後,自然會把注意力放在這上面,這也不過是人之常情罷了。
所以哪怕再感性,玄源和青鸞都能夠做出理智的判斷。
或許,這才是真正的太上忘情吧。
玄源和青鸞艱難的推演著之後的發展,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天地大劫還沒有開啟的跡象,想要推演出天地大劫的發展,自然不會那麼順利。
所以,在一段時間之後,玄源和青鸞得出的結果,也不過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罷了,至於想要知道事情的具體發展,玄源和青鸞都沒有辦法。
其中這也是正常的事情,在龍漢大劫之中,玄源哪怕知道龍漢大劫的發展和結局,可對於龍漢大劫的過程同樣推演不出任何有效的資訊。
這或許也就是玄源記憶之中的大勢不可改,小勢不可定的由來吧。
因為一切都是動態的,哪怕天地大劫也不例外。
龍漢大劫之時,玄源所處的三族陣營,不也是一直在同各種對手鬥智鬥勇,不斷的改變自己的戰術嗎?
在那個時候,洪荒世界的局勢,不也在跟著三族的動作而改變嗎?
雖然大勢沒有變化,可其中的細節發展,可沒有所謂的定數。
在推演完成之後,玄源和青鸞開始分享各種得到的結果。
最終也只能相看著搖頭苦笑。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