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源和青鸞兩人專心的推演著玄源想象之中的法門。
這個法門本身就不容易,因為玄源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
哪怕和玄源和青鸞兩位頂尖大神通者的智慧,都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其攻克。
當然了,玄源和青鸞並不會感到氣餒,畢竟他們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創造一條新的大道,玄源除了自身的大道法則之外,之前其實也曾經做過。
那就是在東海龍宮推演出完整的精氣神三位一體的修行體系的時候。
在特殊的機緣下,玄源確實創造出了一條完整的有著準聖之境層次的大道。
雖說如此,可現在玄源和青鸞想要創造出一條全新的大道法則也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別提玄源和青鸞對這條大道法則還擁有那麼高的要求。
而想要建立出一條完整的大道法則,最重要的就是要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
就好比玄源自身的大道,以及玄源一步一步推演出來的精氣神三位一體的修行體系一樣。
所以,玄源和青鸞得先從這條大道法則的立意開始推演,然後逐步將完善它的體系,填充其中的內容。
其實,對於推演這件事情,每一位修士,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方式。
這種方式並非是天生的,而是在這麼多年的修行歲月之中,一點一滴慢慢形成的。
而推演的方式,其實也是修士個人的一種思維方式,其中包含了修士獨特的智慧和強大的邏輯思維。
所以,玄源和青鸞討論了一番之後,覺得這條大道的核心所在,正是修士在推演的時候的邏輯思維。
這也是一種抽象的存在,甚至每一位修士都可以總結出屬於自己的邏輯思維,那也是一種可以超脫於自身之外而存在的東西。
想到這裡,玄源和青鸞也就停止了交流,而是打算將自己平時在推演之時的邏輯思維提煉,作為這條大道法則的核心所在。
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玄源和青鸞的這次合作可以說已經失敗了一半。
並非是玄源和青鸞沒有成功的可能性,而是他們的邏輯思維不同,哪怕創造出這條大道法則,也註定各不相同。
當然了,之所以是失敗了一半,是因為除了核心的邏輯思維之外,在補充這條大道法則的架構以及補充它的血肉的時候,玄源和青鸞其實是可以互通有無的。
畢竟,這不是他們自身的大道法則那樣不能夠假借於人之手。
哪怕這是一條大道法則,可也不過是玄源和青鸞在修行路上的工具罷了。
工具不用管他的其他問題,合用才是它最大的價值。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玄源和青鸞也可以算得上是一次比賽。
比的是誰更早的提煉出自身的邏輯思維的同時,作為這條大道法則的核心的邏輯思維能夠更加在推演的時候更加的高效。
於是,玄源和青鸞也一反之前的和諧,開始有了爭強好勝之心,都想要壓過對方一頭。
當然了,這種好勝心並不是種壞事,反而能夠激發出他們更多的潛力和靈感,算得上是一種君子之爭。
於是,之前和諧的場景一下子就變了個樣。
玄源和青鸞相對而坐,都緊閉著雙眼,靜靜的歸納著自己的思維方式。
說實在的,玄源這麼多年一直在參悟、一直在推演,還真是第一次在參悟推演歸納自己的邏輯思維。
這樣的舉動對於玄源來說也是一件新鮮事。
同樣的,玄源這麼多年來一直都認為自己對自己的一切都能夠完美掌控,甚至能夠掌控自己的道心。
可對於自身的邏輯思維這種特殊的存在,還真沒有去思考過。
就像是人們不會去思考自己覺得理所當然,而又顯而易見的事情。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對於玄源也是一種奇妙的修行方式,能夠讓玄源更加了解自己,瞭解自己每一次思考和每一次做決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