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三族最終失敗了,可在有心之下,一樣能夠把洪荒世界之中的其餘頂尖大神通者拉下水,讓雙方繼續處在同一條起跑線。
至於在大劫之中的收穫,那就是額外的收穫了。
不過在玄源想來,哪怕在龍漢大劫之中,三族真的沒落了,可洪荒世界的生靈,特別是頂尖的大神通者還是不敢輕視三族的存在。
不然又如何解釋,在龍漢大劫結束之後,在混元之爭之中。
作為三族勢力的青龍、白虎、玄武、朱雀,為何能夠佔據近似於偽混元之位的天地四聖。
如果其中沒有足夠的博弈的話,青龍等四人顯然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哪怕這個結果對於青龍等頂尖大神通者來說未必是他們最想要看到的結局。
至於為何天地四聖之中沒有麒麟族成員的存在,只有白虎這麒麟族的盟友的身影,又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了。
當然,在玄源的記憶之中,同樣有所謂的五方靈獸或者是五行靈獸的傳說。
不過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謂的記憶,也不過是玄源的一種參考罷了。
已經在洪荒世界之中修行這麼多年,玄源早已不會給現實的洪荒世界劃上一個預期。
因為未來的的結果取決於洪荒世界之中的修士的博弈,並不會有所謂的安排好的劇本,不然玄源的修行和競爭又有什麼意義呢?
收回發散的思維,玄源開始把注意力放在現實之中。
再好的分析也只是分析,現實往往和人所預料的不同。
當然,該有的分析在修行之路上也不可能不做。
畢竟在洪荒世界這樣深不可測的世界之中,玄源的修為又已經來到了準聖之境,想要證道混元。
如果對於洪荒世界的天地大勢沒有足夠的認知的話,那不過是無頭蒼蠅罷了。
埋頭苦修那一套,在大羅之境前面,乃至於大羅之境的階段或許可行。
可在混元之道面前,那基本不可能實現。
準聖之間的競爭,是一種全方位的競爭。
如果在某個方面的競爭做得再好,可只有在某個層次上有短板,就逃不開失敗的命運。
不然在兇獸大劫之中,神逆作為當時洪荒世界明面上第一個準聖大神通者,怎麼會是失敗的結果。
要知道,當時除了神逆之外,哪怕是祖龍這樣的第一梯隊的強者,也不過是因為兇獸大劫的天地饋贈,剛剛達到大羅道果層次罷了。
所以之前在龍漢大劫之中被各種陽謀算計之後,玄源也不得不加強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
未必要透過什麼手段達到什麼目的,可至少不能夠像之前一樣,在別人的陽謀面前毫無抵抗能力。
只能跟著別人的指揮棒行動。
當然了,一味的沉浸在這些手段之中,其實也是修行大忌,畢竟求道求道,最重要的部分還是在於自己的大道。
而在這其中所有的手段,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大道而服務的,如果本質上的大道沒有做好,不過是捨本逐末罷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哪怕是玄源這樣的準聖大神通者也不例外。
因為和玄源做比較的,是和玄源同階的修士。
花在這方面的時間多了,花在其他地方的時間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