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如何促進這背後的空間的發展,玄源知道最明確的結論,那就是繼續將自己對於世界之道的感悟注入其中。
而方式,就是和上次一樣,在這背後的空間之中推演世界之道。
至於青鸞,則是將她對於空間之道的感悟,對於洪荒世界的感悟,也一併融入其中,這樣或許也能夠促進這背後天庭的發展。
而事實上,關於世界之道的領悟,玄源這次再來的時候,和之前相比不知道提升了多少倍。
畢竟中千世界和大千世界的區別,簡直就是一道天塹,有些人永遠也無法跨越過去,有些空間也永遠也無法跨越。
當然,這些空間並不包括這背後的天庭。
在玄源的理解裡,這背後的天庭未來的發展註定會超乎所謂的大千世界。
畢竟作為未來洪荒世界三大空間之一,它的上限之高實在是難以預料。
從某種程度上說,之前玄源和青鸞遊歷過的星空,在未來或許還要受到這天庭的管轄。
有著天庭所在的空間,來連線星空。
這些都不是玄源的空想。
而是有跡可循的,不然為何從洪荒世界之間穿梭到星空之中,需要有準聖之境的修為才能夠穿梭。
這恐怕是為了隔開星空和洪荒大地,同時又給了玄源等準聖大神通者一個能夠到達星空的途經。
或許等到有一天,天庭出世之後,星空才會徹底的徹底的成為洪荒世界的主要空間。
至於現在,星空不過是玄源等準聖大神通者的遊歷之所罷了。
玄源和青鸞簡單的商量了一下之後,決定了如何促進這背後世界的發展。
由於玄源和上次一樣,只是推演這背後的空間可能的樣子,並非是真的直接開闢大千世界。
再加上玄源的修為和對於世界之道的領悟也早已今非昔比。
所以,在光陰刀的幫助下,玄源一口氣推演三十六個大千世界雖然有些吃力,可未必沒有成功的可能。
再加上旁邊有著青鸞的幫助。
哪怕青鸞並非是修行世界之道的,可青鸞對於空間的領悟,幫助玄源穩固開闢的大千世界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當然,玄源敢在這背後的天庭做這樣的事情,也和玄源現在的動作都是虛幻的有關係,哪怕失敗了也不一定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說不定玄源哪怕失敗了,都能夠對這背後的天庭起到一定的幫助。
畢竟這背後的天庭需要的是玄源對於世界之道的感悟和推演,並非是需要玄源真的開闢世界。
在準備好之後,玄源這件拿出光陰刀,同時也開始催動天地圖負責鎮壓即將開闢的空間。
在青鸞的注視下,玄源鄭重的透過青鸞開闢的通道,向背後的空間揮去,光陰刀上飛出的刀光一經飛出,立刻將這天地屏障背後的空間劃破。
玄源沒有停下動作,而是一口氣揮出了三十六刀。
這三十六刀正是玄源之前歸納的開闢世界的第三十六刀。
除了第三十七刀湮滅世界之外,玄源對於世界之道的領悟,都在這刀光之中。
而這三十六刀一經揮出,並非是單獨存在的,而是以一種玄妙的方式互相關聯著。
所以這刀光劃開的三十六個口子,正在各自演化世界的同時,也藕斷絲連般的形成了一種特定的組合。
而這其中,固然有玄源的手段,可也離不開青鸞的幫助。
在玄源和青鸞的控制之下,這三十六刀慢慢的演化成了三十六個大千世界,世界之道的開闢過程,盡在其中。
甚至玄源為了更好的展示自己對於世界之道的領悟,這三十六個世界並不相同,而是圍繞著各種的核心去推演的。
其中有以五行為主要核心的,有以陰陽未主要核心的,有以天空之道、大地之道、大海之道為主要核心的。
玄源對於世界之道的不同感悟,也都包含在其中。
當然,其中離不開玄源對於世界之道的全部核心,也就是玄源自身大道法則之中的世界之道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