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源和青鸞在不周山頂峰同時踏入準聖第六重天的層次。
在兩人突破之時洩露出來的氣息之中,彼此之間的互補性也越來越明顯。
在潛移默化之中,玄源和青鸞的大道發展開始有了真正的交集。
這種交集並非只是單純體現在大道法則上,畢竟玄源和青鸞的大道法則早在他們正式結成道侶之前就定下了。
更多的是體現在玄源和青鸞的修行理念上。
而修行離理念上的契合,才是修士之間真的的契合。
不然哪怕修行同一條大道法則,理念不同,也不可能走到一起。
同樣的理念上的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
如果理念不和的話,無論雙方之間擁有怎樣的利益糾葛,無論雙方之間的感情有多深厚,最終都會走向分離。
所謂的理念之爭,就是修士之間最大的敵人。
有些甚至有你沒我,有我沒你。
當然,也不排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
所謂的佛魔一體、道魔一體正是如此。
當然了,玄源和青鸞的修行理念相合,是玄源早在和青鸞正式結成道侶之前就已經明確知道的資訊。
不然玄源也不可能這麼草率的做出決定。
不過同樣是理念相合,也未必能夠走到一起,也未必能夠合拍。
……
站立在不周山之巔,玄源和青鸞各自沉浸在各自的修行之中。
突破準聖第六重天之後,玄源和青鸞一樣,都需要一段時間來穩固和熟悉自己的境界,體會準聖第六重天的不同之處。
說實話,準聖層次的前五重天,玄源已經有了足夠的瞭解。
這前五重天給玄源的感覺,仍然是在積累。
既是力量的積累,也是大道上的積累。
所以在這前六重天裡,玄源幾乎沒有碰上什麼真正的瓶頸。
這也證明,這前六重天相比起混元之道的距離,或許還超乎玄源的想象。
畢竟混元和混元之下,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
哪怕準聖號稱混元的過渡期,也不可能這麼簡單的就過渡過去了。
玄源有預感,到了準聖第七重天才是真正的挑戰。
或許到了那時,單純的力量、積累,已經無法突破準聖第七重天的瓶頸了,需要更多的混元特質才能夠繼續前進。
當然了,這不過是玄源的猜測罷了。
玄源現在不過是初入準聖第六重天,這些問題可以等到玄源到達準聖第六重天圓滿再去驗證和考慮。
玄源只需要有個心理準備就行了。
如果按照玄源記憶之中的區分的話,準聖第六重天應該還是屬於所謂的準聖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