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走上西遊路,成為鬥戰勝佛。
或許對於普通的修士來說,成佛已經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結局了。
可做為齊天大聖來說,鬥戰勝佛恐怕未必是他想要的。
恐怕包括他在內的其他有志於鬥爭的,想要看到的都是大鬧天空的齊天大聖吧。
收回發散的思緒,玄源不再感慨,開始考慮現實的問題。
修行暫時遇到瓶頸,繼續苦修恐怕效果不大。
因果業力的威脅固然還存在,可有著淨世白蓮的存在也可以解決。
龍族的情況雖然不太好,可目前洪荒世界仍處於天地大劫結束的空窗期,大部分修行都還在舔舐傷口,無法分析他顧。
更何況龍族現在收縮力量之後,以龍族的規模在區域性地區仍然處於優勢地位。
一時之間,玄源突然有了難得的空閒時間。
不用在為天地大劫、龍族未來而煩擾,也不需要為自己修行而感到壓力。
突然的空閒,讓玄源一下子有些茫然,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不知道之後要做些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空閒的時候能夠做什麼。
可以說龍漢大劫結束之後,玄源心中的緊迫感一下子就卸掉了。
哪怕在未來依舊要面對各種競爭,面對各種大劫,可這些大劫在玄源的心中根本無法和龍漢大劫相提並論。
帶給玄源的壓迫也同樣無法和龍漢大劫媲美。
哪怕玄源清楚,下一個天地大劫,將會是證道之劫。
下一個天地大劫之後,贏家將會得到證道混元的機會,而失敗者更多的可能則是隕落。
現在距離下一次天地大劫開啟,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下一次大劫參與的主體,必然會是有志於混元之道的修士。
所以,和龍漢大劫需要動員接近全洪荒世界九成的修士不同,下一場天地大劫將會是頂尖大神通者之間的較量。
同樣的,它也將是頂尖大神通者的輓歌。
不知為何,玄源突然想到了青鸞,也不知道在之前的決戰之中,青鸞的傷勢有多重,恢復好了沒有。
在之前的決戰之中,玄源在刻意下,和青鸞各自奔赴兩個方向的戰場,就是為了避免在戰鬥之中碰上青鸞,造成兩難的局面。
恐怕青鸞也是這樣想的,所以他們在戰鬥之中才始終沒有碰面。
龍漢大劫既然過去了,那龍族和鳳族之間的鬥爭也就開始趨向於緩和。
哪怕在玄源手中有鳳族準聖大神通者的鮮血,哪怕青鸞手中也有龍族準聖大神通者的鮮血。
可那是在戰場之中不得已的出手,既然大劫過去了,那之前的一切也都將隨風飄散。
在大劫結束之後,洪荒世界仍然處於後三族時代。
三族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局面,恐怕還是離不開三族之間的配合和默契。
儘管在上一次天地大劫之中,三族沒落了,可仍然活著的三族修士,同樣需要一個穩定的修行環境。
哪怕之後不在選擇爭霸,可其他的心中就未必會是如此。
在收縮力量的同時,如何避免衝突,將會是三族之後一段時間的重點事項。
事實上,早在大劫結束之後,玄源就通知下去,西海、南海、北海龍族的力量全面收縮,只留下三海的龍宮極其附近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