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三族會談雖然有了結果,可結果確實不歡而散。
甚至連告別都顯得那樣的牽強。
因為在場的三族高層都明白,一切都白談了。
準聖大神通者在三族衝突之中身亡,已經無法讓三族陣營之中的其餘準聖大神通者保持冷靜。
在這種時候,哪怕三族高層再冷靜都很難挽回之前的影響,三族高層剛剛商議的所有的條款也都隨之失去了意義。
更可怕的是,三族高層已經沒有辦法挽回三族之前的默契和合作,只能繼續坐視三族關係一步一步走向惡化。
畢竟天地大劫的影響已經開始在準聖大神通者之間傳播,哪怕三族高層再冷靜,也無濟於事。
所以,在分別的同時,三族高層腦海之中想的,已經不是如何挽回三族之間的關係了,而是如何在三族的競爭之中不掉隊。
畢竟以現在的天地大勢來說,三族之間恐怕無法避免戰爭的到來。
或許在三族高層的剋制下,能夠短暫的壓制,可最終的戰爭已經悄悄走近,這基本無法避免了。
當然,在分別前,玄源飽含深意的向鳳族以及麒麟族的高層建議,要讓三族陣營之中其餘的準聖大神通者,更加深入的參與到三族陣營的事務之中。
而鳳族以及麒麟族的高層都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顯然,他們在第一時間就明白了玄源話裡沒有說出的東西。
既然三族戰爭難以避免,那就只能夠降低三族戰爭對三族的影響。
或許無法改變三族的結局,可至少能夠將三族陣營之中的其餘修士拉到同三族一個水平。
而目前的洪荒世界之中,已經沒有多少散修了,至於中立的勢力更是沒有。
散修能夠獨善其身不難理解,可一個勢力想要在三族之中選擇中立,根本沒有生存的土壤。
所以玄源的話,實際上就是想要將整個洪荒世界的修士,都拉入到三族的戰爭之中,並且是深入其中。
這樣一來,無論戰爭的結果如何,至少在戰爭結束之後,大家的待遇和結局相差無幾,或許三族高層相比起其餘準聖大神通者,需要承受的代價更大。
可在這次的天地大劫之中,三族高層的收穫也比其餘的準聖大神通者大。
一來一去,其實三族高層比起其他的同層次的修士來說,並沒有因為這次的天地大劫受到太多的損失。
如果處理的好的話,甚至可以比其餘的修士收穫更多。
既然如此,哪怕這場天地大劫真的失敗了,三族高層依舊能夠和同階修士處於同一個起跑線,不至於因此一蹶不振。
並不是在一個陣營裡,大家就真的相親相愛了。
說到底,除了三族高層之間或許因為長久的相處,彼此之間有情分,能夠互相信任。
三族高層之外的準聖大神通者,無不是因為利益才和三族高層走到一起,既然如此,因為利益的關係做一些小手腳也就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
更何況,雖然洪荒世界之中的散修紛紛加入了三族陣營,讓三族對局勢失去了控制。
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三族也因此真正的站到了洪荒世界的巔峰。
畢竟在這之前,這些散修結合起來的話,還是能夠對三族造成致命的威脅的。
可現在,已經不可能有其他的勢力能夠威脅到三族了。
所以現在的三族,已經可以在洪荒世界之中,真正的掌握話語權,至少在三族自己的內部,有些事情只要不是太過分,哪怕陣營之中的其餘準聖大神通者不接受,都可以強行推動。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這些準聖大神通者連退出的機會都沒有了。
因為他們加入到某一方之後,就不可能再加入另一方了。
所以三族高層一旦決定讓他們處理某些事務,他們無論個人意願如何,都只能接受。
而一旦接受之後,身處天地大劫之中,哪怕他們出工不出力,或者只是做做樣子,在天地大劫的作用下,都會朝著他們不希望看到的方向發展。
而這,恰恰是三族高層希望看見的。
……
龍族高層在回到東海龍宮之後,第一時間就選擇召開龍族陣營全體會議。
一段時間之後,該到的修士全部到齊。